時間:2017-09-18 13:41:07 編輯:lulu 1114
羨慕別人的皮膚又白又嫩,自己的肌膚狀態(tài)一團糟,但是自己用了很多護膚品為什么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下面5號網的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如何正確護膚?樹立正確護膚理念。
清潔要溫和
敏感性皮膚多是因為皮膚屏障功能的破壞引起的,包括過度護理、過度清潔等等。
要記得選擇溫和不刺激的潔面產品,不要在臉上停留過久,不要大力用毛巾搓擦,不要頻繁使用去角質產品,不要頻繁使用清潔面膜,不要......這些話歪歪和飼主已經說到嘴皮子都磨破了。
換季本身就可能加重皮膚敏感,所以這時候更不能作。
防曬不能停
防曬的話,不分季節(jié)的,尤其是紫外線漸漸增強的春季,防曬問題更加要重視起來。關于防曬我們最近也有出最新版本的防曬文,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總之,不要懶,根據自己不同的膚質喜好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防曬霜,出門記得打傘戴帽子,減少皮膚裸露在陽光下。防曬做到位了,也能減少因為日曬引起的皮膚泛紅等問題。
要保濕也要修護
保濕工作雖然是重中之重,做好了修護皮膚屏障也就能夠得到一定的保護,減少敏感和過敏情況的發(fā)生。
前面也說過啦,皮膚敏感也不是單純補了水就能完全緩解的,還是要從修護出發(fā)。
1.不容易過度護膚。
例如有些人的護膚順序是:洗臉、肌底液、水、精華1、精華2、眼部精華、眼霜、乳液、面霜、防曬、隔離、BB、粉底、散粉......
(換我擦完這些肯定累的都不想上班了)
實際呢,肌底液和精華液同源同根,娘娘認為只要精華滿足皮膚功效需求的情況下,有1-2款足矣,肌底液完全可以省略。
肌底液被妖魔化最厲害的是"幫助后續(xù)護膚品深度吸收",想想你護膚品里面的成分可不見得都是"良民",打開大門的同時謹防有些"壞家伙"趁虛而入。
2.不會屯一大堆用不上的護膚品。
很多人把水、精華、乳、霜當做護膚四大法寶,認為只有全部擦上臉才叫護膚做全。
殊不知乳和霜只是形態(tài)不同,本質一樣,都起到保濕的效果。
乳和霜的本質差別不在于誰油多油少,只是鋪展性不同罷了。
(霜的固態(tài)油脂比乳多)
所以,乳液和面霜,是否需要一起用?
正確答案是在保濕足夠的前提下,二選一即可。
3.對皮膚永遠只做對的事。
例如還是有不少人搞不清楚面膜用后還需不需要正常護膚。
其實只要搞清楚面膜用完是否要需要洗臉(再次護膚的前提),以及面膜是否具有保濕作用(保濕才是護膚的最終目標),問題就迎刃而解。
所以正解通常是,如果面膜里含有刺激性的抗菌成分(如甲醛釋放體防腐劑或種類繁多的防腐劑),建議還是清洗面部后正常護膚(面膜的使命到這里已經完成,不用可惜沖洗掉精華液)。
如果一款面膜里面不含油脂,那么它僅能作為補水產品,不能代替保濕更好的乳液和面霜,那么勢必需要再進一步護膚。
4.用少量產品發(fā)揮更好的效果。
其實你只要搞清楚,所有的污物都有水溶性、脂溶性、不溶性三種特征。
那么就好判斷,只有不溶于水的脂溶(或油溶性)污物才需要借助潔面產品清除,其他的通過水洗就能洗掉,這個問題就簡單易懂了。
卸妝油、卸妝水(清潔脂溶性污物力度較小)、卸妝膏霜等都有很好的"去油/脂"效果,再借助產品里面的乳化劑讓產品本身遇水化水,最終跟隨水溶性或不溶性污物一起被水沖走。
那么你還加那道洗面奶干嘛?
皂基洗面奶或者皂,更是惡化皮膚脫脂力度,造成角質干薄易敏感。
5.樹立接地氣的護膚觀念。
零毛孔的完美肌膚,無痘無油光,這幾乎是每一位皇后的理想。
但是換句話說,沒有毛孔的肌膚,還怎么讓你的皮脂腺"排泄"通暢呢?
長痘不是勢在必行么?
很多人跟你們講配方,講護膚,講科技,講產品,卻沒人跟你們講過護膚邏輯的重要性。
可是娘娘遇到的問題皮膚中,自己作死的真的比被人禍害的多。
已知的干貨不足以填滿那么多害人深坑的時候,就得自己學會判斷了。
一般晨間護膚的順序是
潔面→化妝水→精華→乳液/面霜→防曬
按照質地從輕薄到厚重的順序來涂抹,眼霜比較靈活,放在化妝水后任意一步都可以,這個就看個人喜好啦~
晚間護膚流程更復雜,在晨間護膚步驟里再加幾步。
畢竟我們都是熬夜的小精靈,周期性的去角質、做面膜是夜間專屬。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美容養(yǎng)生醫(yī)療母嬰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