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孕婦一定要做胎心監測,有利于胎兒健康發育。那么為什么孕婦要做胎心監測?胎心監測有什么好處?做胎心監測有什么注意事項?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為什么孕婦要做胎心監測
胎心監護是為了檢查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健康狀態,能夠準確及時的了解胎兒的發育狀態,如發現問題,能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所以胎監對于胎兒的發育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到了孕晚期,每次產檢都必須進行胎心監護,自行進行胎心監護也是準媽媽每日必做之事,對于孕35周以后的高危孕婦(例如:合并妊高征、甲亢等的孕婦),醫生會要求住院用胎心監護儀持續監護胎心,必要時會長達一個小時持續監護。所以,胎心監護是必須進行的產檢項目。
胎心監測有什么好處
應用胎心監護可了解胎兒的儲備能力,了解宮內胎兒狀態,及時發現胎兒缺氧情況,對胎兒窘迫及早做出診斷。妊娠末期孕婦對氧需求量增加,隨著胎兒增大,胎兒在宮內的空間變小,臍帶受壓的幾率增加,可能會出現胎兒宮內窘迫。而胎心率慢可能由于胎兒缺氧引起,但有時孕婦服用某些藥物,藥物通過胎盤作用于胎兒,引起胎兒心率減慢。在有胎心率持續變慢的現象時時,要注意檢查了解胎兒有無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
臨產時子宮收縮可降低子宮胎盤循環血量,影響母兒間血氣交換,每一次宮縮,胎兒接受缺氧考驗。所以臨產前進行胎心監護,能及時發現胎兒窘迫現象,積極處理如通過吸氧或改變體位等能使缺氧狀態得以改善,能降低新生兒窒息和死亡率。

做胎心監測的注意事項
飽食后或饑餓時不要進行胎心監護,因為此時胎兒不喜歡活動,做胎30分鐘到1小時吃些食物,如巧克力。
選擇一天胎動最頻繁時進行,避免不必要的重復。
選擇一個舒適的姿勢進行監護,避免平臥位。
懷孕多久做胎心監測
正常妊娠的話一般會從懷孕32周開始,每一次產檢都會加入胎心監護,從孕37周開始則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如果是高危孕婦或者有合并癥或并發癥,如妊高癥、過期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等,則可能從懷孕28周開始進行這一項檢查。孕婦也可自己在家進行胎心監護,先由醫生確定胎心位置,以后孕婦在家時,由丈夫直接用耳貼在孕婦的腹壁上聽即可,每日一至數次。
產檢時每次胎心監護的時間大約是20分鐘左右,是連續無間斷的利用胎心監測儀進行監聽,如發現異常,會延長監護時間。對于高危孕婦,在孕35周以后,需住院監護胎心,如果有必要,每次監測的時間將超過1個小時。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