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19 13:29:04 編輯:本站整理 508
準備當父母的朋友需要注意了,你們有帶孩子的經驗嗎?知道怎么帶寶寶嗎?如何不學習下是很容易傷害到寶寶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內容吧。
無論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育兒方法,或周遭親友異口同聲稱贊的照顧方式,不見得全都正確。到底哪些是常見的錯誤育兒法?不妨先聽聽小兒科醫師的解析,避免因為錯誤的照顧方式而影響寶寶健康。
吃得夠、小便量夠,黃疸會下降
母奶寶寶之所以會出現黃疸,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寶寶剛出生時,媽媽的奶量較少,加上寶寶的吸吮能力不佳,因此,喝到的奶量較少而引起黃疸。醫師表示,鼓勵媽媽多親喂,當孩子吃得夠、小便量足夠,黃疸會逐漸下降。其次,如果母奶寶寶持續出現黃疸情況,是因為母奶所含的成分會干擾黃疸下降,除非新生兒的黃疸數值極高,甚至接近必須進行換血治療,才會建議停喂母奶數天,否則不需要因為寶寶黃疸而停喂母奶。
不一定!
剛出生的新生兒尚無晝夜之分,在睡覺時開著燈,不見得會令他有安全感、睡得更安穩。然而,建議爸媽可以在白天開燈、晚上關燈或開小燈,訓練寶寶分辨白天與夜晚的不同,養成規律的日夜作息。
包巾包著較有安全感
出生1、2個月的嬰兒會有驚嚇反射,用包巾包著他的手與身體會使他較有安全感,睡得安穩。不過,有些孩子出生1個月后即不愿意被包巾包著,父母必須視孩子的狀況而定。但原則上,寶寶出生2個多月后驚嚇反射會逐漸消失,此時不一定要包包巾。另外,有些父母擔心孩子會用手抓傷臉,幫孩子包手套,其實待孩子滿月后就不用再包手套,讓他學習用手探索這個陌生的環境。
容易站不穩或站不起來
孩子仍在學爬階段,有些家長卻急著讓孩子學站、學走,又或者孩子發展到學習站和走時,父母卻認為要多爬才能刺激感覺統合,強硬要求孩子爬。對此,醫師強調,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應視孩子各階段發展而給予適合的訓練與學習。如果發展還沒到走的階段,即使家長要求孩子站,由于腿部較無力,也容易站不穩,甚至站不起來。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