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0-27 16:08:26 編輯:5號網-qiwen 1082
中醫中藥是那么好的概念,為什么我們女生還要涂那種含有鉛的口紅呢!結果唇色就是越來越深,據研究女生一生中吃的口紅有數噸,所以天然的口紅很重要,某高校教師研制出中藥口紅——紫歸口紅
程燁師生團隊研制的這款中藥口紅起名“紫歸”,是以中國傳統中藥材紫草和當歸為原料,以現代科技手段調制而成,口紅健康、綠色,且成本較低。“除了提亮膚色,彰顯女性氣質外,還對輕微唇炎或嘴唇皸裂有較好的療效。”程燁表示,“目前,市面上口紅種類繁多,以韓日和歐美產品為主,中藥口紅市場現在基本上是空白。
據《唐書·百官志》記載,中國古代女子就有涂口紅的習慣,在唐代,僅供制作口紅的植物就多達二三十種。湖南曾出土過西漢墓葬中的口紅,盡管過了2000多年依然鮮艷奪目,可見當時口紅制作技術已十分精湛。”
其實,程燁研究中藥口紅“純屬偶然”。此前,他曾參與了一些醫藥企業的產學研項目,研制過中藥牙膏、洗手液、嬰兒護臀膏、唇膏等。一次偶然的聊天,他聽到幾個女同學抱怨說口紅不夠滋潤,持久性不強,程燁翻閱中藥典籍發現,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就有關于唇脂的配方。如何改善傳統配方,結合現代需求,將“失傳”的技藝“撿起來”,將中醫藥發揚光大,程燁開始了研發之旅。程燁與該校藥學院的周盈盈等三位同學一起查閱相關古籍、醫學資料,最終確定以紫草、當歸為原料,以天然蜂蜜、蜂蠟、橄欖油為基質,同時加入適量香料及維生素E。經過三個多月的不斷嘗試,上月程燁團隊終于研制成功,完成配比。“對蜂蜜、蜂蠟、橄欖油基底的比例是重要問題,一點點的比例誤差,制作出來的口紅就會完全不一樣,光是調試比例就花了兩個月。”
程燁介紹說,“調試期間,基本上一天一個比例、一支口紅、一次結果,不斷驗證和調試,達到完美的比例,使口紅質地、色澤、滋潤度達到平衡。”
“第一感覺是滋潤,我用的是裸色款,上色度很好,持久時間長,一般唇膏或者口紅在滋潤方面不到兩個小時會起死皮,我涂中藥口紅,一下午到晚上回寢室,都很潤也沒有起皮。”該校藥學院2016級學生梅婉娟是“紫歸”中藥口紅的第一批體驗者,她表示,“口紅上色容易,不顯唇紋,涂了以后還有淡淡的香味,很舒服。”
提到“紫歸”中藥口紅的近期規劃發展,程燁表示,“現今中藥口紅有裸色和大紅色兩種色彩,目前正在研制更多色彩供大家選擇。同時將進一步研發中藥美妝等產品,將中國的健康無添加美妝產品帶給中國女性,乃至走出國門。”據了解,目前已有醫藥公司與他們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不久后,中藥口紅將開始試點生產
紫草
是紫草科紫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達90厘米。根直立,圓柱形,略彎曲,常分歧,外皮暗紅紫色。莖直立,單一或上部分歧,全株被粗硬毛。葉互生,無柄;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約6厘米,寬約1.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糙伏毛。聚傘花序總狀,頂生;花兩性;苞片葉狀,兩面具粗毛;花萼短筒狀,5深裂,裂片狹漸尖;花冠白色,花冠管短,先端5裂,喉部具有5個鱗片狀附肢,基部具有毛狀物。
當歸
別名干歸、秦哪、西當歸、岷當歸、金當歸、當歸身、涵歸尾、當歸曲、土當歸,多年生草本,高0.4-1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其根可入藥,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具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抗癌
這款口紅是以紫草和當歸為原料調制而成。除能提亮膚色彰顯女性氣質外,還對輕微唇炎或嘴唇皸(jūn)裂有較好療效,最重要是不易起死皮!
紫草功效與作用
解毒、透疹。據現代實驗,其效能與其強心、解熱作用有關。
1、強心。動物實驗證實紫草根對心臟有明顯的興奮作用。這一作用有利于促進外周血液循環,促使毒素較快排泄,因而可能就是紫草能透發痘疹的理論根據。
2、解熱。有緩和的解熱作用。
3、抗真菌。10%生理鹽水紫草浸液對羊毛狀小芽孢癬菌等有抗菌作用。
4、抗病毒。紫草素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5、抗垂體促性腺激素和抗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經動物實驗,初步證實有明顯作用。現代還觀察到紫草有預防麻疹和治療濕疹性皮炎、女陰道炎等作用,但原理尚未明了,值得進一步研究。
當歸的作用
1.養血和血:本品既能養血,又能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亦血中之圣藥也,適用于血虛引起的各利。證候。①補益心血,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血虛,癥見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眩暈健忘,面白無華,舌唇色淡等,用當歸專補心血,心得血養,諸癥自除,一般多用當歸補血湯,可與熟地、白芍、阿膠、雞血藤等藥配用。②補肝血,用于肝血虛證,多因失血過多,或久病損耗,或脾胃虛弱、化元不足,或腎經虧損,精不化血,癥見面白無華,爪甲干枯脆薄,唇甲色淡,眩暈耳嗎,夜寐多夢,目昏眼花,婦人月經量少或閉經等,可與白芍、熟地、枸杞子、桑椹子等藥同用。
2.補血調經:用于心肝血虛,癥見月經不調,量多色淡,體弱者,可與川芎、熟地、丹參、白芍、黨參、焦白術、山藥等同用;若上癥腹痛血少有塊者,為血虛血瘀,可與上方加活血行氣藥,如香附、烏藥等;若上癥兼有血虛頭痛者,可與黃芪、川芎、白芷同用。
3.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損傷、癰疽瘡瘍、風濕痹痛及經產血滯腹痛等證,常與乳香、沒藥或桃仁、紅花、炮山甲等同用。
4.潤腸通便 用于血虛腸燥便秘,常與火麻仁、郁李仁、黑芝麻等同用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