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1-16 20:13:34 編輯:本站整理 960
嬰兒出生媽媽很開心,為了嬰兒健康,媽媽們打算用母乳喂養,然而嬰兒吮乳無力,這可讓媽媽們急壞了。那么新生嬰兒吮乳無力是怎么回事?新生嬰兒吮乳無力怎么辦?怎么預防新生嬰兒吮乳無力?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主要因素為小兒多為先天稟賦不足,氣血未充,元陽不振,其次是生后調養不當,感受寒邪,故本病在北方寒冷季節發病率高。西醫學則認為本病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可由受寒、早產、感染窒息等多種原因引起。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體溫易隨著環境溫度波動:新生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下脂肪少,皮膚薄,血管分布較多,易于散熱;新生兒皮下脂肪中飽和脂肪酸成分相對多,熔點高,體溫低時易凝固,新生兒產熱主要靠棕色脂肪,并需要氧的參與,當缺氧、寒冷,酸中毒等因素存在時,產熱過程極易受抑制,早產兒此種脂肪儲存不足。
媽媽們在給寶貝喂過奶水之后,要把寶貝豎著抱起來,并輕輕拍著寶貝的背部,直到寶貝打嗝了,再慢慢把寶貝放下來。
媽媽在給寶貝喂奶后,如果發現寶貝尿尿了或是排便了,也不要給寶寶換尿布,等寶貝睡熟后,再慢慢地給寶貝換掉。
如果寶貝喝奶比較急,要稍微控制下。如果奶水比較急促,媽媽可以用手指輕輕地夾住乳暈的后面部分,來確保奶水能慢慢地流出來。
媽媽要讓寶貝含住乳暈,防止寶貝吸進太多的空氣,更要防止寶寶吸到空的乳頭。
媽媽在使用奶瓶的時候,要注意讓奶水把奶嘴充滿,防止讓寶貝吸到空氣。
準媽媽在懷孕期間,要做好產前的各項檢查,觀察胎寶貝的生長發育的狀況。
準媽媽也要積極治療孕期的嚴重妊娠反應,預防出現妊娠中毒的癥狀,也要積極治療自身的貧血,注意休息和運動相結合,防止出現感染的現象。
媽媽要注意,胎兒期時,如果發現胎寶貝不生長,可以通過母體服用藥物補腎培元,來促進胎寶貝在子宮內的生長發育。
孕婦要定期產檢,生產的過程中要嚴格進行無菌的操作,對于胎膜早破、生產過程延長以及胎寶貝在子宮內窒息等情況,要進行預防性的治療。
媽媽們要時刻關注新生寶貝的精神狀態、面部顏色以及體溫變化等,確保寶貝的口腔、臍部干凈,一旦出現感染等異常情況,要及時解決。
1、剛剛出生的寶寶過于瘦小,肌肉瘠薄,臉色慘白,沒有什么精神,氣弱聲低,吸奶的時候也沒有什么力氣,筋弛肢軟。通常情況下體重低于2500g,身長少于45cm。
2、有早產、多胎、準媽媽生病,早產等各種造成先天不足的病因,還有胎盤、臍帶異常等。
3、準媽媽在生產之前有感染、胎膜早破、產程延長、羊水污染、臍部感染及皮膚黏膜破損或感染等病史。
4、如果真的是吮乳無力,一般的表現是不吃、不哭、少動、沒有什么精神,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嘔吐,容易受到驚嚇,體溫不升或發熱,臉色蒼白,還會伴有進行性加重的黃疽,肝脾腫大。有一些寶寶還會有抽搐、硬腫癥等情況。檢查的時候要觀察臍部、皮膚、甲溝及黏膜傷口等處有無感染病灶。
5、實驗室檢查:血白細胞少于4x109/L或超過25x109/L有助于診斷。如果白細胞的數量正常,但是培養皿上有致病菌生長,即可確診。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