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1-19 16:16:49 編輯:本站整理 647
聽力對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媽媽們要做好寶寶耳朵的日常護理,特別是要避免中耳發炎。那么嬰兒中耳發炎怎么辦?嬰兒中耳發炎注意什么?怎么預防嬰兒中耳發炎?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積極治療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
藥物治療: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要注意,用藥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內膿液。
滴耳法:患兒取坐位或臥位,患耳朝上。將耳廓向后上方輕輕牽拉,向外耳道內滴入藥液3~4滴。然后用手指輕按耳屏數次,促使藥液經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數分鐘后方可變換體位。注意滴耳藥液應盡可能與體溫接近以免引起眩暈。
骨瘍型中耳炎,引流通暢者,以局部用藥為主,但應注意定期復查。引流不暢或疑有并發癥者及膽脂瘤型中耳炎,應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術或乳突根治術,徹底清除病變,預防并發癥。
如果是卡他性中耳炎患兒,治療中除全身應用抗菌和抗病毒藥物外,鼻腔局部滴藥顯得尤為重要,常用的滴鼻劑為1%麻黃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黃素液滴鼻劑。
小兒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更應重視鼓室內膿液的及時排出,以防引起聽骨鏈的損害。所以,對小兒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鼓膜切開,通暢引流,而且后者對中耳炎的治療更為重要。
用奶瓶給寶寶為奶粉是最容易讓寶寶得中耳炎的。寶寶躺著喝奶,很容易就讓奶水流入寶寶的耳朵里,所以建議媽媽們還是盡量使用母乳喂養,或者是抱著寶寶喂奶。
長期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也會導致寶寶得中耳炎。
得了中耳炎的寶寶,要避免感冒,因為感冒會導致中耳炎的發生的可能性增高。
讓寶寶有充分的睡眠,睡覺的時候,可以墊高一下頭部,減少而耳道內的充血導致的腫脹。
寶寶發燒的時候也給寶寶多及時的補充水分,因為發燒會使得寶寶的寶寶身體里的水分通過發熱而散失掉,并且在給寶寶補充水分的時候應該補充一些實質性的水溶液,比如蜜糖水,牛奶等,而不是白開水利尿的溶液,反而會消耗體力。
戒除不良習慣:平時要戒除用手摳鼻子的壞習慣。當鼻腔堵塞時,擤鼻要注意,千萬不可用蠻力擤鼻,避免由于用力過大,導致分泌物倒流如中耳,加重疾病或誘發疾病。
保持耳內干燥清潔:家長再給小兒洗頭、洗澡或者洗臉的時候,一定要防止耳朵里面進到水,如果這時候已經進水的話,我們就可以用棉簽輕輕的把水分吸干,然后再送到醫院處理。
注意咽鼓管鄰近組織器官的疾病:發現有中耳炎現象時,要積極的治療與預防咽鼓管鄰近組織的疾病,避免由于這些疾病的炎癥蔓延至咽鼓管,導致咽鼓管異常,從而炎癥延伸至中耳,最終誘發化膿性中耳炎。
寶寶中耳炎會不會自己好的問題需要看引起中耳炎的病因以及積液時間,一般情況沒有積液時間短的是可以通過簡單的用藥而自愈。
由急性中耳炎遺留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約75%~90%在3個月時可以自愈,鼓室壓圖由B轉為A、C型。約55%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在3個月時自愈,但是,約1/3的患兒可能加重。在起病時間不祥的2~4歲的患兒中,約25%的患兒自愈時間為3個月。嬰兒和小小兒的自愈率更高。2歲以上雙耳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在3月以上患兒,在6~l2個月時其自愈者約為30%。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