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24 14:59:23 編輯:5號網-liyun 7893
許多家長被國外的明星父母種草,迷上了巴西品牌Melissa童鞋。可惜, Melissa童鞋在國內并沒有專柜,想買的家長只能代購,但是卻擔心代購尺碼不準確。下面給大家詳細的代購尺碼表,對照尺碼來買肯定就不會出錯啦。
尺碼方面,有網友說女兒腳長14cm,穿7碼正合適。8碼內長14.8,9碼內長15.8,10碼內長16.8,很標準的。
mini Melissa童鞋尺碼對照表如上
Melissa Mel Tangerina 平底鞋
顏色:Beige
尺碼:5
寬度:B(Medium)我一般都買這種
這是我自己的第一雙梅麗莎,以前只幫侄女和朋友買過,這次終于還是沒忍住給自己入一雙。
所有的梅麗莎都一樣,香香的,聞起來像小時候的橡皮擦[汗顏R],質地比較軟,并不磨腳。因為我本人腳背比較高,而且腳丫子有點肉,所以34的腳買5碼比較合適,不會緊,也不會掉~側面鏤空可以透氣,總的來說買的很滿意~褲子所以都很好搭配,在開始穿夾腳拖之前,初夏逛街就靠它啦~~
melissa巧克力童鞋
我家是男寶
要看中一雙melissa涼鞋真的不容易
正好618淘寶購物節那天
某天貓進口旗艦店折扣
爽歪歪了啊喂
想都不想就挑了一雙最大的尺碼下單了
今天剛拿到手...瞬間驚呆了!!
怎么可以那么小
平時買mikihouse的鞋子都是應該正好的呀
一朋友和我說melissa的包跟都偏大
不包跟的都偏小瞬間心碎了一地...
花錢買教訓了,因為第一次買...
不過mini melissa真的好可愛..也好香。如果真的單獨出一版男寶鞋那多好哦....
melissa
melissa的果凍鞋是為了魔都下雨的時候穿的~前幾天泡了一雙ferragamo好心疼
打算再入一雙hunter的雨鞋,這樣冬天也不怕啦~
說下尺碼吧,話說第一次買melissa,也沒做功課啥的,收到鞋子試穿發現好大!我是37偏瘦的腳,尤其左腳還比右腳小[瞎],其實6碼應該就夠了,哎,就希望下大雨的時候腳不要在鞋子里打滑就好了
btw,鞋子很軟很舒服,絕不會有磨腳的情況啦~
1、詳解寶寶足部特點:
①“假扁平足現象”:0至4歲寶寶的小腳丫非常柔嫩, 足底有厚厚的脂肪遮蓋足弓,形成”假扁平足“的現象,家長們不用擔心,但如果在6歲時仍出現明顯足弓下塌,則要考慮為扁平足了,需要去醫院檢查確診。
②寶寶的腳為什么嬌嫩:寶寶的腳骨大多都是正在鈣化的軟骨,骨組織彈性大、容易變形;韌帶在成長期間也比較軟,容易崴腳;再加上表皮角化層薄,肌肉水分多,很容易受到損傷而感染。
2、寶寶鞋子不合腳會產生哪些問題:
寶寶腳長的快,很多家長為了多穿些時間,給寶寶買大尺碼的鞋,但這是不科學的!小腳在大鞋中得不到有效固定,不僅容易引起足內翻或足外翻畸形發育、腳趾甲崁甲(腳趾甲長到肉里去)、槌狀趾、長繭、姆趾黏液囊腫大等,還會影響以后走路的正確姿勢。
3、如何為學步期的寶寶選鞋子
給寶寶選學步鞋,要從寶寶學步的三個階段的不同特點出發。
①15個月前
寶寶學步階段:15個月前的寶寶處于爬行期至學步初期階段,開始嘗試站立及學步。
應注意事項:此階段應多鼓勵寶寶在室內赤足,讓足部直接接觸地面,增加足底抓地感,培養平衡力。
適合的鞋子:但是為了保溫及避免足部受傷,父母也可以選擇鞋底特薄及軟身的室內步前鞋.比如傳統的老人手工做的小布鞋(記著不是千層底.而是薄薄的布底)、絨布小鞋或是一些襪子、腳套都可以。這樣,既能夠保持足底抓地感覺,也可以有效保護寶寶的小腳丫了。
②15-24個月
寶寶學步階段:15個月后的寶寶.開始有較多走路的時間。
應注意事項:寶寶但由于步態未穩.比較適合穿著前足容易曲折的幼兒學步鞋。
適合的鞋子:此時的寶寶會有一些戶外的運動,需要穿帶鞋底的鞋子,父母可為寶寶選購一些鞋身為網布設計、鞋底薄而柔軟的學步鞋.這樣的鞋會比較容易彎曲令寶寶走路時容易起步.有助培養正確的步態。
③24個月后
寶寶學步階段:24個月后的寶寶,處于穩步期階段。
應注意事項:此時應注意控制寶寶的腳型,
適合的鞋子:父母要為此階段的寶寶選購鞋子,可以選擇一些鞋身較硬的幼兒穩步鞋。而且鞋子需有堅實的后跟杯,防止后足外翻(即腳跟偏斜)。鞋底要容易曲折有彈性.能很好的承托足弓。
簡而言之,選擇學步鞋的三大原則分別是:舒適、合腳、防滑。
4、給寶寶買鞋子怎么確定尺碼
①專家建議,寶寶鞋子的適合尺寸以媽媽的一根手指能塞進去為準,還要細心觀察寶寶的腳趾有沒有被壓紅、有沒有出現水泡、寶寶是不是不愿意穿鞋等狀況,這些都是衡量鞋子是否合腳的重要因素。
②精確的測量方法:
A、腳長與腳寬的測量
雙腳著地后的尺寸是最準的,一定要讓寶寶站直而不是你抱著他用尺子給她量腳長,左右腳受力平衡時測量,并且注意ta的腳趾有沒有彎曲。兩只腳都要測量,以較長較寬的一組數為準。具體方法見下圖:
B、鞋內應有適宜的放余量
腳趾在鞋腔內應有一定的活動余地,鞋的前尖距最長的腳趾有一段空隙,叫做放余量(測量時需要站立):在足尖與鞋頭之間應該有一指寬的距離(大約1.3cm)。除了鞋子前端需要約1.3厘米的空隙,鞋寬也應該比腳的寬度多出大約1厘米(左右各5毫米的樣子)。
注意根據不同的鞋款增減放余量,比如淺口低幫鞋,余量稍小,太大容易走路掉鞋子,高幫和比較厚實的鞋子:余量稍大,方便穿脫。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