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21 11:15:23 編輯:本站整理 2696
拔罐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養生方式,那么,拔罐后身上后背持續發癢是怎么回事呢?
1.體內火毒引起拔罐后身上后背發癢
在拔罐后如果出現先痛后癢的情況,一般表示體內存在火毒。而皮膚癢是正常現象,是體內毒氣通過拔罐后再向體外排出的一種反應。
2.體內風邪引起拔罐后身上后背發癢
在拔罐后如果出現拔罐區域皮膚瘙癢并可見皮膚紋理明顯,說明存在體內風邪。如拔罐走罐的過程中,突然出現風團,也是風邪所致。
3.體內濕氣引起拔罐后身上后背發癢
因為體內濕氣太重,在不超過正常的拔罐時間內,可在拔罐中出現水泡,并會引起皮膚的瘙癢感。
4.拔罐刺激引起拔罐后身上后背發癢
拔罐是以各種杯罐狀物為工具,借助火的燃燒作用,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杯罐吸附于皮肉之上,產生溫熱刺激并引起局部組織郁血,從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在拔罐后,皮膚受到罐口邊緣的刺激和壓力引起充血,繼而發生緊縮瘙癢的感覺,也是拔罐的常見現象。
5.皮膚過敏引起拔罐后身上后背發癢
有一部分會對罐體材質的過敏,過敏的多數是瓷罐或竹罐,尤其是竹藥罐,一般的玻璃管是不會出現過敏現象的。過敏引起的發癢極為少見。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
2、罐印發紫并伴有斑塊: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癥。
3、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就一,表示氣滯血淤癥。
4、罐印鮮紅而艷:一般表示陰虛,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
5、罐印紅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熱邪。
6、罐印灰白,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濕邪。
7、罐印表面有皮紋或微癢:表示風邪或濕癥。
8、罐體內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9、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濕氣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是濕熱毒的反應。
1.選擇體位
拔罐體位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治療效果。正確的體位應使病人感到舒適,肌肉放松,充分暴露拔罐部位。通常采用的拔罐體位有如下幾種。
(1)仰臥位 適用于頭面、前額、胸腹、上下肢前側及手足部的穴位。
(2)俯臥位 適用于頭頸、肩背、腰骶及上下肢后側的穴位。
(3)側臥位 適用于頭側、面側、肩側、胸側、下肢外側等,除與床接觸的部位以外的所有其他部位的穴位。
(4)俯伏坐位適用于頭后部、頸項、肩背、腰骶等部位的穴位。
(5)仰靠坐位 適用于頭前部、面顏、胸腹、腿前部等部位的穴位。
2.罐具選擇
根據病人的體質、肥瘦及待拔部位的面積、所治疾病的需要,正確選擇罐具和罐型。
3.消毒
確定治療部位以后,用熱毛巾擦洗待拔部位,再用消毒紗布擦干后拔罐;如果施行針刺或刺絡拔罐時,則必須以酒精或碘酒消毒,待皮膚干燥后再拔罐;如果待拔部位有毛發,則必須剃光毛發,洗凈擦干后再拔罐。
一般來說上午到中午的時間是屬于人體的陽氣上升的階段,這個時候如果拔火罐的話對自身的濕氣調節比較有幫助,所以建議是在上午九點之后以到十二點之間去醫院進行拔火罐的話比較好。
但是如果自己是因為身體過于虛弱的問題去拔火罐的話,最好是在下午的時候去拔火罐,而且要注意的是在拔火罐之后的24個小時之內最好不要接觸涼水,以免增加自己的濕氣的問題。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