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15 10:39:02 編輯:5號網-lkn 310
秋季是骨病的多發季節,在秋季預防骨病是一項重大任務,預防骨病的法則大家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尤其是老年人和女性。那么女性預防骨病的方法?女性如何預防骨病?
骨關節炎是骨關節提前老化,特別是關節軟骨老化的一種臨床表現,它代表著關節的衰老。對于每個人來說關節退變是不可避免的,而女性的關節退變往往比男性來得更早,由于諸多因素女性關節病患者數量也比男性多得多。這既是由女性獨特的生理構造決定的,也和我國女性日常生活的一些行為習慣有關。善待關節,女性應從35歲就開始行動。已經被骨關節病折磨的老年女性,更需要進行及時、科學、安全指數更高的中醫治療,糾正日常生活中損傷關節的行為。對于臨床科室就診記錄統計發現,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往往女性多于男性,骨傷科就是其中之一。無論門診還是病房,因骨關節疾病就診的女性要比男性多得多。在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中,更是有90%為女性。
在骨關節疾病方面,女性的確比較“吃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生理結構上講,女性由于生育的需要,骨盆更寬大且后傾,髖關節的外翻角度大,連帶到膝關節,促使膝關節外翻。加上懷孕生子,整個身體的受力改變,腰椎、膝關節磨損程度較男性更為嚴重。況且,女性如廁都是蹲式,人從全蹲到站立的過程,膝關節承受的力可達到體重的1-6倍,一個80歲左右的女性,一生如廁的頻次大概有3萬天,膝關節反復受到如此的重壓,磨損的速度也會較男性快。
此外,人的骨骼、肌肉的衰老都跟激素水平密切相關,“女性在步入中年后,雌激素減少。特別是絕經后,雌激素水平會驟然改變,這種強烈的反差會使骨關節迅速衰老,骨骼內的鈣大量流失,骨膠原含量下降,原先緊緊包裹骨關節的肌肉、肌腱松弛無力。如果本身脊柱、關節還伴有慢性或急性損傷,就會產生相應的病理癥狀,如更年期關節炎。而男性進入中老年后,雄激素水平的變化是呈平緩的線性下降的,相應的關節退變也很緩慢。再加上女性比男性用在家務勞動上的時間會更多,諸多因素造成骨關節的慢性磨損自然也高于男性。
骨質疏松、韌帶鈣化、肌肉力量減弱、韌帶松弛導致的關節不穩都是女性患骨關節病的重要原因。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女性在40歲以后才會發生關節退行性病變。實際上,女性骨骼和肌肉的變化從35歲就已經開始逐漸發生變化,走向衰老。雖然骨關節的退變是人走向衰老不可避免的結果,但預防骨質疏松、增強韌帶彈性、加強肌肉力量確實可以延緩骨關節病出現的時間。
骨關節退行性病變的預防性措施可以通過食補來維持日常骨骼的鈣質所需。從飲食結構來講,中國人的食物構成主要以精米、白面和蔬菜水果為主,隨著保健意識的增強,很多中老年人也開始改變食譜,增加了豆、奶、魚、蛋制品等鈣含量豐富的食品攝入比例,景子琳主任說,這都是很好的預防手段,食補是最可持續的,而且相當安全的方式。
很多人年輕的時候抗凍,冬天再冷都穿裙子,一進入四五十歲,關節就會難受得厲害。
鞋的選擇也是常常被我們忽視的,一雙不舒適的鞋是會改變身體受力的,甚至還會導致腳部畸形。長時間穿高跟鞋并且爬樓梯、逛商場,腳踝連帶膝關節、腰椎、頸椎的受力都會發生異常改變。除了高跟鞋,還要盡量避免穿過瘦的鞋和過平的平底鞋。
很多老年人退休以后就整天泡在公園里,每天繞著公園走大圈兒或者去爬山,這種運動量實際上已經超出了老年人關節的承受極限,久而久之,越運動關節磨損越加重,從能爬山到只能走路再到出不了門,這樣的例子在我的病人中并不少見。
老年人多運動、多曬太陽固然是強健骨骼的好辦法,但要牢牢把握一個度,像老年人都鐘愛的廣場舞也不是人人都適合跳的,每個人關節退化的程度不同,別人能跳40分鐘,并不意味著你也能跳,你可能跳15分鐘,關節就會覺得不舒服了,這個時候,就要量力而行。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