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3-03 14:41:11 編輯:本站整理 570
還沒吃完的東西就丟冰箱嗎?這樣真的好嗎?食物需要應該怎么做最好,才能有效的保存食物的營養,不要營養流失掉呢?食物的保鮮辦法讓我們一起來瞧瞧吧。
食物放入冰箱,不代表就能長期保鮮!冰箱冷藏之所以有延長食物保存期限的效果,主要與低溫能抑制微生物活性,避免其短時間內快速生長、繁殖有關。不過,由于一些低溫腐敗菌或低溫病原菌可在0~5℃下緩慢生長,因此,即使是低溫冷藏,依然難保食材不會有腐敗、變質的疑慮。
最重要的是,一旦食材保存不當,不僅會導致食物走味、營養流失,更會造成細菌、微生物大量滋生。倘若,不慎吃下肚,輕則可能導致腸胃炎上身,出現腹瀉、腸胃等不適;嚴重甚至可能引發食物中毒,且除了上述癥狀外,更會釀成腹絞痛、發燒、脫水、休克、死亡等反應,不可不慎!
想要食材順利保鮮,除了透過低溫來抑制微生物、細菌生長外,杜絕氧氣的供給也是相當重要的關鍵!事實上,一般日常生活常見霉菌、大腸桿菌等易造成食物變質、誤食恐引發腸胃道不適的細菌,必須在氧氣充分的環境下才能存活。
因此,若希望延長食物保存期限,避免其變質,除了常見的夾鏈袋密封、保鮮盒密封方式外,利用微生物、細菌的特性,以真空機密封,來降低、排除氧氣,避免上述細菌「作怪」,才是做到真正抗菌、延長食物保鮮期的方式。
為深入了解不同保存方式、真空與否和食物保鮮度間的關系,中國醫藥大學楊蕙婷教授實驗室,特別以一般居家常見的夾鏈袋密封、保鮮盒密封、真空密封等保存方式進行大腸桿菌群、大腸桿菌及大腸桿菌群及總生菌數檢測。
實驗方式為將出自同一包裝、等量的里肌肉片,分別以真空密封、保鮮盒密封以及夾鏈袋密封后,置于4°C冰箱儲存7天。儲存期間取第0、3、7天的肉片檢測大腸桿菌群、大腸桿菌及大腸桿菌群及總生菌數。
結果發現,在實驗第3天前,不論是以夾鏈袋、保鮮盒,還是真空密封保存的里肌肉片,在大腸桿菌群、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與總生菌數數據上,差異并不算大。
直到第7天,三者間才有顯著的變化,其中,單純以保鮮盒保存的里肌肉片,大腸桿菌數更是以倍數增加,甚至超過實驗室所設定的最高質15000菌數。由此,可知若食材3天內便會使(食)用完畢,單純以保鮮盒保存并無大礙。但若希望保存長達3天以上,則建議為避免食物變質、風味流失,還是使用真空機將多余氧氣抽出,再冷藏較有保障。
最后,要提醒的是,要避免食物走味、營養流失,除了在保存技術下功夫外,在冷藏食材時,更應謹記不同食材各自分裝、保存的原則,才不會導致風味受到干擾,以及彼此間的細菌、微生物交互感染的情況發生。
且應盡可能在擺放食材時,讓彼此間留有適度的空隙,讓冰箱冷風能順暢流通,以避免影響冰箱冷藏柜的4℃恒溫,進而影響其他存放于冰箱中食物的風味及質量。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