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04 13:42:43 編輯:cwh 543
藿香正氣水可以說是從小到大家中的常備藥品了,那么這款藥不適合哪些人呢,下面5號網的小編為你們介紹藿香正氣水孕婦可以喝嗎?藿香正氣水哺乳期可以喝嗎?
孕婦不能喝藿香正氣水。
藿香正氣水是以酒精為溶劑,再添加了大量的中藥材成分,而其中藿香、陳皮、厚樸等芳香物質具有行氣之效,這功效對孕婦來說屬于副作用,孕期飲食需要注意,也不適合飲用藿香正氣水。
哺乳期最好不要喝藿香正氣水,對寶寶會有影響,如果需要喝時,暫時不要給寶寶吃奶,等服藥24小時后在給寶寶吃奶,這樣對寶寶健康不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方中以藿香芳香化濕,理氣和中,兼表解是主藥。以紫蘇葉、白芷發表解汗,并增強藿香理氣散寒之力為輔藥。佐蒼術、厚樸、大腹皮燥濕除滿;陳皮,生半夏行氣降逆,和胃止嘔;配桔梗開胸膈;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濕,加強運化功能。各藥配合,使風寒得解,濕滯得消,氣機通暢,胃腸調和。共奏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之效。
中暑是炎夏中的高發病。
夏天中暑了怎么破?
或許很多人會直接祭出藿香正氣水。
這樣真的對嗎?
更有甚者,將藿香正氣水
當做夏天的萬用神藥,
頭疼腦熱、上吐下瀉、咳嗽氣喘
無一不用藿香正氣水。
這樣真的好嗎?
自打學中醫起,小編就一直認為:“一切不辨證的中藥使用都是耍流氓。”
而在跟隨施合一老師學習之后,小編也發現,原來中暑不能只會用藿香正氣,我們還要學會這些……
藿香正氣水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們先來說藿香正氣水。
藿香正氣水的說明書上寫的是:適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的感冒。
這里面有幾個關鍵詞:風寒、濕、滯。
風寒的最重要診斷標準,就是“惡風、惡寒”,意思是怕風、怕冷;
濕的臨床診斷標準,是身體有沉重感,看舌象有水滑舌;
滯就是氣滯,診斷上有悶脹、脹痛感,把脈的話會把出“弦脈”,就是有琴弦一樣的緊繃的感覺。
如果能看出這些風寒、濕、滯的診斷,才可以用藿香正氣水,才能有療效。
我們反過來看藿香正氣水的配方:蒼術、陳皮、厚樸(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輔料為干姜汁、藥用乙醇。
其中的紫蘇葉油是解表去風寒的;
蒼術、茯苓、半夏祛濕;
陳皮,厚樸,大腹皮導氣行滯。
所以因為風寒、濕、滯導致的各種中暑癥狀,使用辛溫解表的藿香正氣水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暑”是什么?
“風、寒、暑、濕、燥、火”是中醫所說的“六氣”,六氣既可以用來表達自然界的六種力量,也可以表達身體的六種功能、六種反應。
而其中任何一種功能過盛,都會導致身體的疾病,這時候“六氣”就被稱作“六淫”或“六邪”。
其中,“暑”是一種“濕”加上“熱”的狀態。從上面我們也可以看到,藿香正氣水的適應癥,其實并不是“濕”和“熱”能覆蓋的。
濕熱型的中暑
還有一種中暑的情況,就是“濕”和“熱”的勾結。
這種情況的辨證標準是:身體有沉重感、悶熱感,喝水多了不舒服,甚至可能會水腫。這種情況就需要清利濕熱。
看過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很推崇在食物當中選取食療的材料,比如薏仁、紅豆、冬瓜茶、芹菜等等,都是很好的清利濕熱的食材。
另外,刮痧也很適合治療這種“濕熱”的中暑。
刮痧能很快解除皮表的郁熱。
而刮痧的部位,主要是刮后項部和背部的督脈、膀胱經即可。
可以用刮痧板刮拭,如果沒有刮痧板的話,手邊能拿到的陶瓷湯匙、茶杯等等光滑、邊緣有一定厚度的東西,都可以作為刮痧的工具。
燥熱型的中暑
還有一種常見的中暑情況是“熱”與“燥”的勾結,中醫管這種情況叫“暍病”。
《金匱要略》專門有一篇,就是講“暍病”的治療思路的。
燥熱的癥狀,主要是感覺口渴,想喝涼的,身體有燥熱的感覺。
這種情況,就要用涼性的養津液的藥或食材,比如藕粉、酸梅湯、小黃瓜;
用藥的話可能會用到栝樓根,就是野生的小黃瓜根部。
如果什么食材都找不到,就給病人喝一點鹽水,然后到陰涼的地方好好休息。而這種燥熱的情況,用刮痧的效果就不太好了。
另外,中醫認為“壯火食氣”,嚴重的燥熱會導致“耗氣傷津”,就是出現疲憊、說話沒力氣等癥狀,這種情況就要考慮補氣了。
補氣的藥材或食材,使用的時候也要謹慎,比如人參,補氣的效果很好,但是補多了會容易塞住,造成氣滯,還可能會上火。
所以家庭食療的話,我建議選擇參須來補氣。
以上便是我常見的幾種中暑情況。
當然,現實中的情況一定是千變萬化,有各種不同的變證,這就需要根據具體癥狀,靈活加減了。
仲景先師所說的“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