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6-21 10:32:01 編輯:5號網-pmm 0
鹿茸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中藥材,同時我們大家都知道鹿茸有著非常好的功效,但是有些人在服用鹿茸的時候會出現上火的現象,那么鹿茸會不會上火?鹿茸吃了上火怎么辦?
吃鹿茸會上火。鹿茸是補養氣血重要的藥物,對于陽亢陰虛的患者不能吃,會有上火的表現。由于鹿茸是一種溫性補品,所以陰虛火旺或實熱證,即平時人們所說的"火氣"大的人不宜服用。如果出現出鹿茸上火等引起來的不適,一定要立即停止口服,對于一些藥物一定要在中醫的醫生的把脈指導下口服,不能擅自口服。一般鹿茸可以用鹿角膠代替,對于胃火大,身體相對強壯的盡量少吃比較好。近期還需注意,多休息。保持口腔的衛生,特別是出現牙齒疼痛等引起來的不適,一定要盡早及時的對癥治療。
1、消胃火。胃火可以分成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的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頭紅、少舌苔;而實火則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等。
2、消肺火。肺火旺表現為干咳無痰或者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
3、消心火。心火旺盛同樣可以表現為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干等癥狀;而實火則會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爛、口干、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4、消腎火。腎火重的人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肌酸軟、潮熱盜汗、五心煩躁。
5、消肝火。肝火旺盛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眼干、口苦口臭、兩肋脹痛等。肝臟的健康關乎人體的代謝,肝火旺盛影響的是肝功能,因此肝火旺一定要注意降火。
會的,可是伴隨著鹿的年紀擴大,一旦鹿角變成骨質增生,再鋸掉就長不出來。適度取茸。小雄鹿頭年取茸約在6月中下旬。二年生以上的鹿,需待茸長出二杠、頂部呈凹型而第三個分岔還未長出時割取,這時的鹿茸片性價比高,使用價值高。一般在6月中下旬取頭茬,8月中下旬取二茬。取茸前應在其屁股注射麻醉劑,一般休重100Kg的鹿一次注射鈦酸異丙酯琥珀膽堿注射液0.3ml; 取后應快速注射25%的尼可剎米注射液6ml。注射了麻醉劑的鹿倒下后,即用魚石脂在其茸根處四周消毒殺菌,割茸后再用魚石脂把茸茬消毒殺菌,并且用止血藥或搗碎的刺筋草(一種止血草)和陳石灰粉及適當主龍骨攪拌,涂于茸茬處開展活血。
鹿茸上火癥狀。
吃鹿茸并不會導致患者出現發胖的表現,鹿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能夠起到壯陽補陰以及補氣養血的效果。通過吃鹿茸,能夠使患者出現的腎虛和體虛的癥狀緩解。但是注意吃鹿茸的時候,需要遵醫囑把握適當的攝入量。如果攝入量過多,很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上火。同時要注意在吃了鹿茸之后,還需要多吃一些清淡口味的食物。鹿茸只是具有增強腎陽的功效,吃多了很少會出現發胖的情況,但是吃多了肯定是會上火的,因為鹿茸是一種比較溫熱的食物,如果吃多了,身體就會出現燥熱上火的情況,所以如果是體質比較虛弱怕寒的可以稍微多吃一些。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