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5 15:40:49 編輯:miamaja 846
夏天太陽熾熱一不小心就容易曬黑曬傷,所以大家都有使用防曬霜的習慣,雖然防曬霜可以保護我們的皮膚以免受曬傷,但是防曬霜本身也會對皮膚有一定的傷害,那么怎么做可以減少防曬霜對皮膚的傷害與副作用呢,關鍵就在防曬搭配之上。
防曬霜是保護皮膚的重要手段,但毋庸置疑它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困擾,這段時間深夜板塊陸陸續續談到了一些和防曬相關的問題:
比如搭配底妝時的收斂斑駁效*
比如高溫高濕、多油多汗的情況下 皮膚表面混合物可能刺激皮膚產生一些丘疹或因炎癥導致微粉刺病灶,
再比如防曬劑吸附導致潔面時發現有白頭浮出等等**。
*這里主要指的是物理防曬劑的吸附效應,特別是對于一些高倍的搖搖樂防曬劑,跟妝特別是粉體含量高的底妝,時間一長容易有顆粒感、浮粉、斑駁泛白的感覺),一些高倍的純物理防曬往往不好跟妝有一種是防曬劑含量在5到6,一般spf20左右,有些工藝好的能做到spf50,比如雅頓cs和杜克潤色,平衡了防護力和防曬劑過高帶來的這種收斂吸附效應。或者采用了納米化的物理防曬劑。
****白頭浮出和物理防曬劑的吸附也有一定關系(和清潔泥膜原理類似),指的是潔面時特別是在鼻子t區油脂分泌旺盛等地,白頭黑頭浮出明顯的外觀。
今天為這些問題做一個總結,提出一個半量化的標準,如何把握好度,降低因防曬霜的涂抹對皮膚帶來的干擾。
這里提出一個閥門模型的概念,根據自己皮膚能力、皮脂分泌情況和敏弱耐受程度,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防曬霜和前后搭配的調整對清爽與拔干,舒緩與刺激進行調整。
以下產品僅為舉例!
mia分享的更多的是護膚的思想、思路和方法,一個產品的效果分理論效果,實踐(統計)效果,實踐(個人)效果,到了第三個層面人人都滿意的少之又少,根據自己了解到的方法更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防曬霜的選擇在這里不多說,相信大家已經看過很多防曬霜的點評合集,哪些適合油皮,哪些適合干皮,哪些適合敏感皮等等。這里除了防護力,可能需要考慮粉體含量和產品基底的清爽度與滋潤度,刺激性和有無舒緩抗炎等加成。
還是那句老話,一款產品是很復雜的,不要妄圖通過成分表就能點評它,但可以把握住幾個對自己至關重要的指標,進行數據篩選。
如果你能精準的選擇一款特別適合你的防曬,可能在搭配上就無需特別動腦筋了,簡單的組合就能達到防護且親膚的目標了。
當然對于很多人可能往往很難找到一款非常完美的防曬,我們只能向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但可以通過搭配的配合來讓這個防護系統整體達到高效防御又親膚的目標。
把它抽象成模型來描述比較直觀:
通過前置滋潤打底(面霜、清爽的保濕啫喱、妝前乳等)、前后采用噴霧溶解粉體(定妝噴霧等)、前后設置粉體吸附(控油霜 散粉等)、可以調節清爽與拔干;
通過減少整個護膚中的外源刺激物(高濃度酒精;香精;一些刺激的化學防曬劑;一些刺激的芳香提取物等)、
比如我用一款防曬對我來說太拔干了,從0到5量化大概是3左右,那么我可以加上一層面霜打底,這是最簡單的;
比如拔干是1,但是加上面霜我到了下午又會出油,可以考慮一些無油的清爽保濕產品(經常說的雅頓小銀蛋,未來無暇精華,貝親的清爽潤膚露啦,彼得羅夫新出了一款神經酰胺清爽保濕啫喱這類的)。但請注意這不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問題!
核心原則是精準,精是精簡精煉,準是瞄準目標,大破大立要不得:
防曬太拔干了,好,糊三層面霜,太油了,好,再來撲個三層散粉。所謂閥門,指的就是通過水流的精準調節,來達到細水長流的效果,這是很精細精準的活兒。因此除了產品的選擇,我們還可以通過用量、使用區域的調節來控制閥門的開關,以達到最平衡的零點(也就是動態調節):
比如薄薄一層面霜只用在臉頰干燥區域,t區不用等等。這才是我覺得護膚里最有趣也最具備藝術性甚至哲學性的事情了。
(中性皮膚、出汗程度中等):
1.phyto-c c15加安耐曬粉金加mac氣墊:
最高防護,不拔干不油膩,一天妝容持久后續不斑駁不卡粉不脫妝;最炎熱的時候打底精華換成5泵TOPIX SRS降低超強附著力可能對皮膚的刺激。
2.神仙水加c15加ipsa藍瘦子加香緹卡無油粉霜加la girl hd散粉:
較高防護,不拔干不油膩,如果有午覺睡醒需要補妝(香緹卡粉餅);
注意:IPSA藍瘦子和安耐曬粉金都屬于高附著力的防曬,在高溫高濕多油多汗的情況下,可能刺激皮膚生成一些泛紅小丘疹甚至膿包。需要嚴格最好舒緩打底,避免其它外源刺激物。日曬沒有那么強烈的時候沒有必要用這么強附著力的產品。
3.神仙水加c15加t區benefit豬油膏加cnprx spf30加香緹卡無油粉霜加紀梵希散粉:
通勤防護,不拔干不油膩,純化學防曬(防曬劑優秀)無需擔心拔干和刺激等問題。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