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dtad8"><mark id="dtad8"><listing id="dtad8"></listing></mark></li>
          1. 歡迎您,來到5號網!

            5號網首頁|手機版

            養生美容親子-為健康美麗播種!

            當前位置:首頁 > 醫療 > 看病

            由正向心理學我們來看幸福感

            時間:2015-11-15 10:46:08 編輯:5號網 940

            正向心理學 (Positive psychology) 在近十年內,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以及強化了對幸福學的探討。原本在哈佛大學最熱門的課一直是 “經濟學導論”,但自從塔爾?本?沙哈爾博士 (Tal Ben-Shahar),在哈佛開了一門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幸福課,來談如何創造幸福的之后,這個第一就拱手讓了出來給這門幸福課。

            由正向心理學我們來看幸福感

            塔爾博士強調,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他堅定地認為:幸福感 (happiness) 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而幸福是由我們的心智狀態 (mind state) 決定,而不是由社會地位或銀行存款。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后努力地去追求這個目標。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點點滴滴,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

            由正向心理學我們來看幸福感

            何謂正向心理學

            正向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支派。Panksepp (1998) 認為,過去的心理學研究,主要聚焦在負向心理狀態對身心的影響,然而,目前的重心則應強調正向情緒的研究,因為正向情緒不僅有益身心健康,更有助于疾病的預防。(請見CFH知識網的文章:正向情緒帶來健康,為什么?)

            過去十年,正向心理學已成為心理學的顯學之一,其旨在恢復人性的 “正向、積極” 的特性,如幸福、美德、個人優勢、和利他主義。其研究目標包括:發掘能使個人和社區繁盛的力量和美德、發現天才和培養能力、探討如何使生活更充實等,而不是僅僅治療精神疾病。正向心理學實際上是由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 (Apaham Maslow) 在 1954 年所創造的名詞,直到心理學家馬丁.賽利格曼 (Martin Seligman) 于 1998 年選擇它為自己在美國心理學協會主席任期的主題,才開始成為心理學的新領域。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 提出,過去心理學的研究著重于處理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對于憂郁癥、精神分裂癥、酗酒等問題已能測量,并能做相當精準的描繪,包括它們的遺傳因子、生物化學部分、以及心理成因,但其治療效果僅只為了讓人們脫離使生命痛苦的狀態,而忽略生命最主要的目的:找出生命的意義。人不只是要改正個人的錯誤或缺點,還渴望找出自己的長處,并過著充實、愉快、有意義的生活。正向心理學又稱正面思考、積極思考,其研究強調正向情緒、正向特質、及正向組織。正向心理學指出,當人遇到挑戰或挫折時,會產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并不斷的練習改變思路、及強化正向力量,以迎接挑戰。

            由正向心理學我們來看幸福感

            幸福感是什么

            中國哲學叁大主流對幸福的概念為,儒家:導源于好學、行仁、及人群的和諧,強調推己及人,說明道德的實現和個體幸福感有相當高的一致性,也強調人際和諧就是幸福;道家:逍遙自在、心靈與大自然的和諧,乃至于由忘我找到真我,個體若能配合宇宙萬物運行,便擁有幸福感;禪宗:寄托于明心見性,求得本來面目而達到入世、出世的和諧,重視個體內心的平衡狀態。

            而西方心理學家所定義的幸福是,個體主觀經驗與正向感受,而非外在客觀的評量標準,并認為幸福感是從情緒與認知兩方面,對生活評價所得到的結果。Seligman 指出幸福感是對過去滿意、對未來樂觀、眼前快樂、以及展現長處與美德。Diener (2000) 認為幸福感包括生活滿意度、重要領域 (工作、休閑) 的滿意度、較多的正向情感、較少的負面情感。

            幸福感為評估身心健康重要的指標,生活中覺知到較多的幸福感,將預期有更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生活品質。而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可歸為下列幾類:

            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認為人類與生俱來就有追求心理成長和發展的傾向,因此個體會主動追求叁種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即勝任感需求、自主感需求和關系感需求。Deci and Ryan (2002) 認為,所謂勝任感需求是指個體覺得自己能有效地與環境互動的需求;自主感需求是指個體認為參與活動是出自自己的選擇和意愿的一種需求;關系感需求是只和別人保持聯系與互動,且期望自己成為團體中一份子的需求。當這叁種基本心理需求滿足時,將引發適應性的結果如幸福感、活力和高自尊,而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將導致個體不適應的結果如焦慮、沮喪等。

            人格特質:用來表示一個人的思考模式、情感表達和行為特性的總和,以區辨自己與他人的一種獨特性質。Seligman 強調幸福感會受到正向特質的影響,而長處與美德是正向人格特質,它能帶來好的感覺、滿足與幸福感,透過學習可以改變負向人格特質,即獲得 ”習得樂觀” 的特質。另外,Klein以腦神經科學來認識幸福感,認為人類的腦有一塊掌握喜悅、樂趣與陶醉的獨立系統,當生活中有某一事件發生時,便會透過幸福記憶網路來提取資料,以誘發幸福感的發生。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與周遭環境中的人、事、物互動的過程中,獲得各種形式的支持,進而能抵抗壓力、滿足需求及增進心理上的幸福感。

            比較結果:用以衡量幸福感的個人欲求包括有與他人比較、自己過去經驗、與個人設定理想的比較。

            短期生活事件:個體大部分時間都受到人格因素影響,因此幸福感多半可以保持在一種穩定平衡的狀態,但在發生一些特別不同于過去事件的經驗時,才會威脅到幸福感的平衡狀態,因而改變個人幸福感。

            習得樂觀:Diener (1984) 認為樂觀是一種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他認為樂觀是一個得以經由學習而來的人格特質,并對身心健康及個人成就影響極大。Seligman (2002) 強調藉由樂觀作為建構美好人生強而有力的工具,可以幫助個人遠離憂郁癥、增進成就、促進健康,并帶給自己新的自我了解,其主要技巧在于改變具有摧毀力量的自我想法,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找到正向意義:Frankl (1969) 認為人可以透過實現叁種價值來發現生命的意義,這叁種價值分別為:

            a. 創造性價值:是指透過某些工作或嗜好所建立的關系,以及生命中的付出和貢獻,來找到事物的內在價值。

            b. 經驗性價值:是指透過對世界真、善、美的接納和感受所經驗的意義,包含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或從生活中體驗愛的感覺。

            c. 態度性價值:是指面對不可改變的命運,例如死亡、病痛、苦難時,所衍生而來的立場,生命的短暫更彰顯出意義事的重要性,讓人類去思考自己為何而活,能采用 “自我超越” 的方式來反觀自己,更能把握機會及珍惜時光,強化個人意義的追尋與實現。Nolen-Hoeksema 與 Davis (2002) 認為正向意義有助于正向適應,因為從負面事件中找出正向意義可以減少失落感及無助感、了解生命的價值及目的、增進幸福感并對事件重新評估,進而找到更合適的因應策略。

            維持正向情緒:新進的研究發現正向情緒比負向情緒更具預防效果,并且可以促進身體健康。Fredrickson (2001) 說明歡愉、興趣、滿足、自信及愛等正向情緒,可以促進行為的方式,并能擴大人類短暫思考-行動的技能,有助于建立長期的資源并增進幸福感。

            由正向心理學我們來看幸福感

            從正向心理學的角度,是否有快樂/幸福的公式

            Martin Seligman 在真實的快樂一書,將快樂定義為:H (維持快樂的長度) = S (快樂的范圍廣度) + V (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 C (你的生活環境)

            快樂的長度:區分為 “暫時性” 的快樂及 “持久性” 的快樂。暫時性的快樂可由美食、喜劇、一束花來達到。而持久性的快樂則主要受到遺傳影響,而這種遺傳特質是可以改變的。

            快樂的范圍廣度: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天生就有一個快樂的恒定點,就像溫度計一樣。如果發生快樂的事時,即使我們情緒上揚,它也會盡忠職守把我們的快樂拉回平常的設定。同樣的,如果有不幸的事故發生,這個溫度計也會把你從低潮拉出,回到塬先設定的地方。

            自己可控制的因素:對過去滿意與否、是否能夠感恩及寬恕、對當下是否滿足、對未來是否樂觀等。因為一個沮喪的人,滿腦子都是過去不愉快的回憶,對未來的絕望,或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學習如何去反駁這些悲觀的解釋,或改變對這些事件的解釋,可使人脫離沮喪,而感恩及寬恕可以放大好處,解除壞事對自己的影響,甚至將壞的記憶轉變成好的。

            生活環境:金錢、婚姻、社交生活、負面情緒、年齡、健康、教育、氣候種族和性別、宗教等等,都是可能影響你快樂與否的因素。而有點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收入偏低會促成因健康不良、離婚、和孤獨帶來的精神痛苦,但錢越多并不一定會越快樂,根據蓋勒普 2008-2009 的資料顯示,當年收入超過 75,000 美元,進一步的收入增加并不會帶來更多的快樂。

            5H跟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二維碼

            網站簡介|網絡營銷|法律聲明|友情鏈接|聯系我們|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 2015 5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3
            提示: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本網站敬告網民: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所有文章來自互聯網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欧美在线一级精品| 女人被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 黄a级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wtfpass欧美极品angelica| 好男人电影直播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一个人看的免费观看日本视频www 一个人看的免费视频www在线高清动漫 | 久久丫精品久久丫| 性欧美vr高清极品|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日本人与黑人xxxxx18|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亚洲区在线播放|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明星造梦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官网| 久碰人澡人澡人澡人澡人视频|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污视频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一个上面吃一个下免费| 大胸妈妈的朋友| www.五月天婷婷|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陈冰的视频ivk| 四虎影视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澳门特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日韩亚洲欧美性感视频影片免费看|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天天综合网天天做天天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