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8-15 10:55:57 編輯:5號網-zhaowei 0
地震時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個自然災害,而每次地震導致的人員傷亡都是不在少數的,最近海地發生了地震,因此我們便來了解一下海地7.3級地震已致304人死亡?地震要躲在哪個地方?
海地政府14日下午宣布,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升至304人,另有大量人員受傷,死亡人數或繼續上升,另有超過1800人受傷。海地開始實施為期一個月的國家緊急狀態。當地時間14日上午,海地西部尼普斯省發生里氏7.3級地震。隨后,海地多地發生多次余震。震中距海地首都太子港約150公里,震源深度約10公里。海地位于加勒比海北部伊斯帕尼奧拉島,總人口逾1000萬。2010年1月海地曾發生7.3級地震,遇難人數超過30萬。有媒體報道稱,因為本次地震對首都太子港造成的破壞相對較小,因此本次地震造成的直接人員傷亡將低于2010年的地震。據當地媒體報道,地震發生后,太子港大量居民跑到街上。多米尼加、古巴等加勒比地區國家有震感。
發生地震后,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間”的地方是最佳的躲避地點,承重墻角,大冰箱旁邊,廚房,廁所,儲藏室等空間比較小的地方都是可以躲避的地方,這些地方都有可能形成生命三角,不至于完全坍塌。躲避時盡量靠近水源處。 家里最安全空間依次如下:廁所,廚房,承重墻的墻根下,鐵質,實木床下。選擇合適地點后,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同時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保護頭頸、眼睛和掩住口鼻;靜心等待最佳逃亡時機。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 如果你離房屋的門較近,屋外又有大面積的空地,抓住這短暫的時間跑出屋外會很安全,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還是就地躲避,不要亂跑為好。
要。地震時天塌地陷,樓房倒塌會造成很多灰塵,容易讓人呼吸困難,甚至造成窒息,而用濕毛巾捂鼻可以防止灰塵,保證呼吸暢通,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地震后,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此時,如果應急包在身旁,將會為你脫險起很大作用。在這種極不利的環境下,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
一般情況下應就近避險。各種房屋結構不同,抗震強度不同,因此發生地震時會具體發生的情況也不同。比如說房子強度低結構差,地震搖晃時常使得下面大門變形打不開;房屋非尖頂框架結構坍塌時頂部樓板會脫離框架往下掉。所以,離開了具體情況要泛泛而說誰對誰錯這不容易。但從高震度級別地震現場反映來看,第一波的高強度搖晃房子就塌了,根本沒有時間往上或者往下跑的。所以有往床、桌等屋內框架結構下躲避,或者向廁所這種結構強度高的室內躲避。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