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30 07:56:33 編輯:5號網-lj 0
最近核酸檢測出事的消息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的,對于核酸架構造假的情況官方提出了嚴肅處理,來看看具體情況是什么樣的?
衛健委回應部分地區嘗試居民核酸自采:從各地處置的數百起聚集性疫情實踐來看,核酸檢測起到了早發現陽性的作用。目前,各地疫情形勢嚴峻復雜,核酸檢測任務重,居民自采核酸是一種新的探索,但應注意規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對于常規核酸檢測,我們嚴格檢測資質準入和質量控制,不斷優化技術規范,重點加強檢測機構的監管。下一步,將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對于出具虛假檢測報告等行為,堅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決不姑息。
如果要列舉當前最賺錢的行業,那“核酸檢測”必須榜上有名。
這一年來,核酸檢測亭那是遍地開花,做核酸的人也是直線上升,你現在去哪兒,不得要個X小時以內核酸啊!
做核酸的賺錢,早就是公開的秘密,要不然,核酸檢測公司也不能扎堆上市啊。
自2022年以來,先后有康為世紀、達科為、致善生物、瑞博奧、菲鵬生物5家核酸檢測概念企業登陸IPO,并成功過會(首發申請被通過)。
目前,康為世紀已經在今年10月25日成功登陸科創板;剩下4家企業擬登陸創業板,現在就差證監會注冊這一步了。
只可惜,伴隨著核酸檢測公司的扎堆上市,質疑之聲也是不絕于耳。
先說數據,核酸檢測公司的收入和盈利指標,自然是能夠滿足上市標準的。
但企業上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股權增值和融資。可問題是,現在的核酸檢測公司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有必要再讓他們來股市割一波韭菜嗎?
再者說了,核酸檢測業務的前景也是不確定的,沒有人知道,這項業務最終能持續盈利多長時間。現在貿然讓它們上市,將來股民的權益又該由誰來保障呢?
盡管A股熊多牛少,股民心態宛如過山車,但也沒必要這么作啊!
以爭議最高的達科為舉例,這家公司的全稱是“深圳達科為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99年,在今年10月提交了上市申請。
但是扒開達科為的股權機構,你會發現,這個公司有點兒“奇葩”。
達科為的最大股東,是創始人吳慶軍的女兒吳映潔,她今年27歲,還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讀書。而達科為的第五股東,是公司另一個創始人何俊峰的兒子何政龍,今年17歲,持股比例7.73%,因為他還未成年,現在由他爸代管。
如果說股東的年齡,不足以震撼到你,那不如看看他們的營收。
招股書披露,達科為的收入主要來自于銷售代理品牌產品,包括科研試劑、科研儀器及采血設備等,核酸檢測業務的占比并不高。
此外,達科為的招股書還提到了兩個重要的信息——2022年1月至6月,由于境外防疫政策變化導致病毒采樣管需求減少,公司病毒采樣管業務逐漸轉向境內銷售;同時,達科為的核酸檢測病毒采樣管單價也出現了大幅下降,目前僅為1.95元/支,而在2020年和2021年,這款產品的單價分別為3.01元/支和4.13元/支。
國外業務收縮,只能轉戰國內,而且產品的單價還出現了大幅下滑,就這個情況,真讓達科為上市了,吃虧的不是股民?
此外,達科為還在招股書中披露,2022年6月末,公司對客戶北京金準醫學應收賬款余額為 128.18萬元。然而,北京金準醫學在核酸檢測過程中違規多管混檢,連帶著公司實控人王學剛在內的17人被抓,公司于 5 月 27 日被吊銷營業執照。
所以,這還是一筆不折不扣的壞賬,現在達科為正在訴訟。
這個離譜的劇情,要是寫進電視劇里,觀眾都要吐槽狗血,可偏偏現實就是這么不講道理。
社會輿論聲太大,11月21日,深交所、上交所在深夜回應,“已經注意到有關報道,并高度關注涉核酸檢測企業的上市申請,堅持從嚴審核”。
核酸檢測不更新由以下情況導致:
1、核酸檢測人數眾多,導致核酸結果出具較慢,未能及時看到更新結果,通常核酸檢測結果在24小時以內報送,可點擊刷新最新核酸結果予以查看。
2、核酸檢測結果需檢測機構將有關檢測數據及時、準確上報至衛生健康部門的核酸庫系統,才能在健康碼實時顯示,近期由于全省核酸檢測工作量大,核酸檢測機構未能及時報送,上傳最新核酸結果。
3、核酸檢測和個人身份信息綁定在一起,如果身份信息填寫錯誤,將會導致核酸檢測無法出具結果,也就不能更新新的結果項。
4、核酸樣本無效或樣本檢測受到污染,導致核酸結果無法出具,也就不能更新核酸結果。
核酸檢測前可以吃東西,但建議在核酸檢測兩小時之內不吃東西,避免出現惡心嘔吐。
并沒有規定在做核酸檢測之前不能吃東西,做核酸的檢測存在一定假陽性和假陰性的概率,但受食物影響的概率較低,一般是實驗室污染或者是操作不當造成的。在做核酸檢測前建議兩小時之內不吃東西,比如不嚼口香糖,主要是為了防止在做核酸采樣過程中受到刺激,引起了惡心嘔吐等癥狀,影響到了核酸檢測采集。為避免影響核酸檢測,建議按照當地疾控中心的建議進行操作。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