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0-01 22:36:52 編輯:5號網-linyin 774
平時都是媽媽帶孩子比較多,但事實上爸爸帶孩子會讓孩子智商更高哦,至于為什么,繼續看下去吧!
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游戲就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存在方式。如果孩子不吃飯了,告訴他“我們來玩‘鱷魚吃蛋’的游戲吧!”孩子很可能立刻長大嘴巴,等著“吃蛋”!游戲對孩子來說,就是有這么神奇的力量。而相對女性來說,男人更擅長游戲,他們是天生的游戲好手,能瞬間化身力量無窮的“超級賽亞人”,也能扮鬼扮馬逗孩子開心。這種毫無“大人包袱”的做法,通常只有爸爸們才能做到。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看,在危險面前,男性比女性擁有更強大的應對能力。因此,帶孩子外出游玩時,媽媽說最多的一句話永遠是“小心”,卻很少聽到哪個爸爸會把這句話當做口頭禪。相反,爸爸會更多地鼓勵孩子:“要不要試一試?”或者“你可以的”。受到爸爸的鼓勵和支持,孩子自然更愿意嘗試新鮮事物,不畏懼冒險。
如果孩子跟爸爸說自己口渴了,爸爸可能會對孩子說:“寶寶自己拿杯子喝水!”這時孩子一般會很聽爸爸的話,而媽媽對寶寶說同樣的話時,孩子倒聽不進去了,為什么?因為男性在教育孩子時,態度通常會非常堅定,始終如一。媽媽則可能一邊嘮叨著孩子不夠獨立,一邊給孩子端茶倒水。然而言語上反對,行動上包容,這樣的“碎碎念”壓根不能成為有效的指令。長期來看,爸爸和孩子的互動模式,更有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男人的體格天生比女人的強壯,運動細胞也更活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體育老師,帶著孩子打球、騎車、游泳、爬山……不僅能鍛煉孩子的身體,還能培養孩子對運動的熱情。運動習慣的培養,對孩子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爸爸怎么帶孩子?媽媽呢?兩者有什么區別?爸爸帶孩子,帶給孩子的是勇敢與挑戰,媽媽帶孩子,帶給孩子的是溫暖與安詳。相信看了下面這些圖片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想。小編要笑噴了。
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做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里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這項調查是他們持續了12年,從嬰兒到十幾歲的孩子各個年齡段進行跟蹤調查所得出的結果。
我們并不否認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母親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細膩、做事認真仔細、性格溫柔去影響孩子,通過講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給了孩子很多的關懷與呵護,這是功不可沒的。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會使孩子表現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膽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點。
男性教育恰恰彌補了這些不足。男性的特點往往是堅韌、大膽、果斷、自信、豪爽、獨立,這些對于女性來說略顯薄弱,這就顯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父親的知識面一般廣于母親,而且在史、地、哲上父親往往精于母親。因此,父親給孩子講得更多的是歷史故事、各地民情風俗、英雄人物等。而母親則一般都給孩子講童話,涉及史、地、哲較少。這在拓寬孩子視野、豐富孩子知識上就稍遜一籌了。
父親教育孩子要獨立、果斷,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險精神。他們讓孩子參與修理簡單家電,讓孩子大膽學騎自行車,帶他們爬山、賽跑……而母親總想保護孩子, 不讓他們受到任何傷害。她們不讓孩子參加有一點危險的活動,她們總擔心孩子會不小心碰著了、摔著了、累著了,她們使孩子更柔弱、更膽小一些。
父親一般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做事,而母親則比較喜歡幫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父親對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態度一般都比較強硬,而母親則時常心軟。父親帶孩子上街,看的東西多,零食吃得少;母親帶孩子上街,看的東西不多,零食卻吃得不少。
有些爸爸把教育寶寶的責任推給媽媽,自己則躲個清閑,其實這樣做不好。若寶寶心里感到爸爸對他不負責任,有事時也不向爸爸征詢意見,爸爸的威信就會越來 越低。夫妻兩人有分工可以,但在教育問題上要一致,不能把責任推給對方。夫妻雙方都主動教育寶寶,寶寶才會感到爸爸對自己很上心,不敢鉆空子。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