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0-10 10:55:28 編輯:5號網-zhaowei 1280
釣魚的時候一般會選擇釣魚的位置,簡稱釣位。選擇一個好的釣位是釣魚的前提條件,那么,選擇釣位有哪些技巧呢?秋季如何選擇到位呢?選釣位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由于草塘中有較多水草而且魚也都是身經百戰地“滑魚”,它們在屢屢經歷危險之后形成條件反射,見鉤就怕,見餌就回避,所以在此釣魚必須選好釣位。不要選那些經常有人垂釣地“老窩”, 也不要選在水草中。“老窩”里. 即使有魚也很難釣獲,而如果把餌放在水草中則魚看不到,也不會取得好成績。應選在水草地旁邊. 選在進出水口. 選在流水和穩水地結合處. 這樣就會有所收獲. 會出現意想不到效果。另外,也可根據漁諺來選擇。
初秋時節,因晴天較多,尤其中午時分,日照仍然較為強烈而導致水溫常常居高不下,光線穿透力強,魚兒會潛入深水中覓食,秋熱時的釣位選擇,就要找有樹木、竹子等有障礙物的水域和岸上陰涼之地,魚兒喜歡在此棲息覓食,同時在此垂釣人涼魚爽。窩位要選在魚兒出入洄游必經之路的竹排樹樁、橋頭、凸岸或陡壁下水域等地為窩點,在此可以找準魚道。水位一般3~4米深較為適宜。
仲秋之后風和日麗,不冷不熱,魚兒喜歡到岸邊水域稍深的亂石周圍和深水水草的縫隙、邊緣處覓食。在這兒下釣必有收獲,這時釣深釣淺可以靈活掌握。如在草窩或渾水中釣魚時,淺到50厘米的水位也能照常釣獲。在水中溶氧高的地方,如靜水域的入口、增氧機處,都是魚兒喜歡覓食的好地方,另外,微風細浪也可使水中的氧氣增多,下雨時雨水也把較多的氧分子帶入水中。在水庫寬闊的水面氧氣充足,食物多,魚兒在育肥期要大量進食,食欲旺盛,東奔西跑找吃,尤其是大魚,多在寬闊的水面游弋,打窩子后,魚易集中,格外好釣。
寒露、霜降釣位應當選擇深淺交界處,水底凹凸不平,有木樁樹枝等處,進出水口,水中的木樁邊,水草邊,亂石邊,泉眼,坡坎溝、攔水壩前等,都是天然魚道,這些地點都是魚兒出入、覓食的地方,選擇在這些地點垂釣就會有收獲。要掌握好深淺的規律,晚秋的上午特別是頭天晚上氣溫較低時應在水深之處、或深淺交界處垂釣,水深約1.5米為好,當太陽升起氣溫上升時,再到淺水處垂釣。在刮風的天氣,就應該在風的下風口迎風垂釣,這是因為刮風起的浪會把水中的餌料沖到下風口的岸邊,而且這里的溶氧量也比較高的緣故;"寒露"過后進入深秋的陰雨天氣,向陽處的水面因受光照影響使水面相對暖和才更適合魚兒游弋覓食,這時候的釣位選擇,不僅要改"陰"釣"陽",且釣點還不宜太遠。
釣諺講:“春釣灘,夏釣潭,秋釣陰,冬釣陽。”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季節因素在選擇釣位時的重要性,春季釣魚,跟夏釣的釣位選擇是有差異。因此,釣者在選釣位的時候,都應遵循這個原則,視季節的不同,來做出具體調整。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我國地域廣闊,南方和北方四季的劃分、進入的時間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比如,立春時,雖然南方已經呈現出鳥語花香、欣欣向榮的繁盛景象,但北方卻還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寒冬光景。所以,有釣諺又講:“春釣桃花水夏釣大深潭,秋釣陰涼處,冬釣背風向陽鉆冰眼”,在上面所提的季節的基礎上,更具體化地闡釋了釣位的選擇原則,參考意義非常大。除此之外,還有釣諺講“春釣雨霧,夏釣早,秋釣黃昏,冬釣草”,釣友們同樣可以作為參考。所以,季節和氣候因素也是選釣位很重要的一點。
釣諺中說:“早釣近,午釣遠。”說的正是不同的時段垂釣時,釣位的不同。魚兒在一天中的不同時段的活動是有所差別的,有其固定的習慣和范圍,比如什么時候去覓食,什么時候去棲息。選擇釣位的時候,這些都得考慮進來。比如“上午釣西,下午釣東”。
“釣魚不釣草,等于瞎胡跑”。魚兒常喜歡待在有水草的地方,因為水草里食物比較多,所以通常可以作為釣點。另外如鏵尖處、陡坡處、橋墩旁、洄水處以及進出水的地方都往往是魚兒喜歡覓食游動的地方,都是理想的釣位。
在水庫釣魚時,如果其中有網箱養魚場,那么網箱外圍也是很好的釣位,另外發電廠排水處的溫水區做釣位同樣很好。
關于此類的釣諺有很多,如,“雨后放晴,釣魚早行”,“漲水釣河口,落水釣深潭”,“雨天魚靠邊,且莫甩長線”,“寧釣下風,不釣平靜”,“夜釣寒冷,勸君莫等”等等,都是非常好的經驗,值得釣友們來參考。在微風吹拂,細雨綿綿的天氣里,水中的溶氧量高,魚兒覓食活動強烈,是垂釣的好時機。宜選漲水、流水處及河口處、下風處等等,如果夜釣的時候天氣非常冷,收獲往往不佳,可以選擇放棄。如果發現垂釣的地方已經被污染,建議放棄垂釣。
一天之中,白天釣跟夜釣,需要選擇的釣位是不一樣的,清晨釣跟中午釣同樣是不一樣的。因為一天中的氣溫不一樣,魚兒的趨溫性讓其在一天之中的棲息位置發生變化。所以不同的時間段垂釣時,可以選擇不同的釣位。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