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19 17:59:53 編輯: 1457
溫度高了,各種細菌就可以慢慢繁衍了,還有很多病容易在高溫誘發的,這大夏天的,我們真的需要好好預防一下了,今天小編就整理了高溫下容易得的疾病,讓你們早點預防。
當氣溫超過33℃時,心腦血管疾病被誘發或復發的幾率會增加.此外,由于心肌、大腦組織對缺氧非常敏感,而高血壓、冠心病人在高溫下,會增加心臟和大腦的耗氧,因而也會提高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
怎么預防 : 高溫天要注意血壓的監測,注意補充水分,進行適當運動,飲食方面多吃易消化、并富含鉀的食物,比如瘦肉、香蕉、橙等。心臟病患者要注意防暑降溫,飲食宜清淡,尤其是老年人,應該按時服藥,注意休息,盡量不要讓自己處于高溫的環境之中。
感染性腹瀉在夏季也很常見。以為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食物容易腐爛變質,加之人們喜歡吃冷飲、冷食,都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引發腹痛、腹瀉和嘔吐等癥狀的發生。
怎么預防 : 盛夏口味宜清淡、低鹽,忌食油膩辛辣食物,以清熱、祛濕、解暑、健脾為主;不喝生水,不吃生、半生和不潔食品,飯前便后勤洗手,并做好家庭室內衛生,防止發生感染性腹瀉。如果發現有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有些人炎夏好生痱子,搔抓后極易繼發感染,形成痱毒,產生化膿性癤腫。
怎么預防: 首先要晝減少日光的曝曬,并保持居室通風涼爽;其次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和刺激性的食品;其三是常用熱水洗澡,一旦生了痱子,可用艾葉、金銀花、馬齒莧各十克煎水洗患部。
高溫天氣人們普遍穿得少,但室內空調冷氣吹得厲害,這樣的低溫環境會刺激血管急劇收縮,血液流通不暢,導致關節受冷、疼痛癥狀。對于女性來說,更有可能影響女性卵巢功能,使排卵發生障礙,出現月經失調癥狀;同時在封閉的空間里空氣不流通易導致呼吸道病菌感染。
怎么預防 :空調溫度不要調得太低,盡量每隔兩三個小時開窗通風一次,開窗后皮膚也會接觸較高溫度,外出溫差就不會太大,不易生病。
中暑由熱平衡障礙或水鹽代謝紊亂引起。夏季高溫,因人體大量出汗,水分喪失,一不小心就容易中暑。一旦發現有頭暈、乏力、惡心等癥狀便很可能是輕度中暑了,嚴重者甚至可發生死亡,應立即撤離高溫環境。
怎么預防 :高溫作業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補充含鹽水分,工作場所要加強通風降溫;年老體弱多病者要注意房間通風降溫,勞逸結合,補充水分和營養等。高溫天氣注意要及時補充水分,如綠茶、淡鹽水、綠豆湯、冬瓜湯以及西瓜等富含鉀離子的水果。
吃夜宵在炎熱的夏天十分常見,各種燒烤配上一瓶冰鎮啤酒,與朋友暢聊,那還真是愜意。但是之后身體經常會出現拉肚子、嘔吐等不適。
怎么預防 :吃夜宵要有節制,飲食要注意衛生;盡量不要吃剩下的食物,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是根本;不要過多過激地食用冷飲。
日照性皮炎即日光性皮炎,又稱日曬傷或曬斑,為正常皮膚經暴曬后產生的一種急性炎癥反應,表現為紅斑、水腫、水皰和色素沉著、脫屑。本病春末夏初多見。高溫悶熱天氣,人體排汗不暢,還容易導致皮膚炎癥,尤其是對于兒童、老人,由于他們的體溫調節功能不健全,或功能減退、功能障礙等,易患丘疹樣蕁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等。
怎么預防 :夏季6—8月份的10—14點是日光中紫外線照射最為強烈的時間,中波紫外線B是引發日光性皮炎的罪魁禍首,此時應盡量避免外出。必須外出時,應穿長袖長褲(以淺色為佳),戴草帽或打遮陽傘,效果頗佳。還有,加強皮膚營養,平時多食新鮮果蔬,適量吃點脂肪,以保證皮膚的足夠彈性,增強皮膚的抗皺活力,維生素C和B12能阻止和減弱對紫外光的敏感,并促進黑色素的消退,且可恢復皮膚的彈性,故夏季應多食富含多種維生素的食品。
夏季高溫環境下,人體能量消耗較大,免疫力下降,如果不加節制地使用空調或電扇來解暑,人的機體適應能力就會減退,病菌、病毒很容易乘虛而入,最易引起的疾病就是熱傷風。
怎么預防 :熱傷風感冒前仍以預防為主,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也要加強身體鍛煉,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可根據不同的年齡和體質情況進行各種鍛煉,如廣播操、太極拳、跑步、游泳等。同時要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室內應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新鮮。同時個人要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