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4-06 17:21:39 編輯:本站整理 431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入土為安,然而竟然傳出殯儀館積尸嚴重,尸體21年無人問津的消息。網友紛紛感概,死后無處可居!小編為你揭露殯儀館的現狀背后的原因。
中國傳統喪葬文化歷來講究死者為大,但很多地方卻出現了太平間、殯儀館尸柜告急的情況,有一些人死后非但沒有及時安葬,反而陳尸太平間、殯儀館數年甚至幾十年無人管。據了解,目前呼和浩特市約有200具尸體因得不到處理而常年陳尸太平間、殯儀館,短則五六年,長則21年無人問津。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太平間位于醫院一處人跡罕至的角落。51歲的太平間負責人趙康(化名)在冰涼的尸柜間穿行,一邊檢查尸體一邊進行消毒。面對記者的到訪,趙康面露愁容,并唉聲嘆氣起來。
“醫院的尸柜一共還不到50個,其中就有30多個常年被無法處理的尸體占據著,剩下的用來日常使用哪里夠!現在,有新尸時只能拒收或者協調至他處。”趙康說,由于相關部門未對30多具尸體開具死亡證明,致殯儀館不能進行火化,所以這些尸體常年放在尸柜里。電費、人工費、消毒費……令醫院壓力重重。
據了解,目前呼和浩特市約有200具尸體因得不到處理而常年陳尸太平間、殯儀館,短則五六年,長則21年無人問津。“積尸嚴重的問題其實在內蒙古各盟市都存在,不算醫院太平間里的,平均每一個縣級的殯儀館至少存十具常年無法處理的尸體。”內蒙古民政廳社會事務處副處長王慶民說。
目前,濟南市殯儀館和蓮花山殯儀館中尚有80余具尸體常年得不到處理,部分尸體的存放時間超過10年。在昆明,僅昆明市殯儀館里就長期存放著70多具遺體。在廣州,由于業務基數大、流動人口多,廣州市殯儀館每年超過認領期存放的尸體可達1300具至1400具。那么導致積尸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遺體因不同原因而缺少“死亡證明”這一關鍵要素,殯儀館又不會火化非正常死亡的死者遺體,最終導致積尸嚴重。
昆明市殯儀館館長瞿勤認為,各類尸體之所以長期無法處理,主要原因在于相關法律法規中并沒有具體可操作的細則和規定。記者查閱《殯葬管理條例》發現,全文并沒有涉及無名、無主尸體,有名、有主含糾紛尸體,醫療事故尸體和涉案尸體的具體處理程序和方式。而地方性法規中,有的根據實際需要增加了相關內容,有的仍然是空白。如《呼和浩特市殯葬管理條例》僅對無名、無主尸體的處理方法作出明確的規定。由于缺少指導性的法律法規,對尸體不作處理成為各部門目前最“放心”的方法。
“盡管《呼和浩特市殯葬管理條例》規定無名、無主遺體由公安機關及時發布認領公告,公告滿60日無人認領的,殯儀館憑公安機關出具的死亡證明將其火化,但實際中,公安部門并沒有按規定進行操作,尸體拉進太平間后再沒了下文……”內蒙古人民醫院太平間一名工作人員說,對有關部門來說,這些尸體就是棘手的問題,誰都不愿動、不敢動,弄不好扯進糾紛里就得擔責。
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業務二科科長張濤認為,尸體長期得不到處理會衍生出許多問題。首先,對逝者不尊重。“尸體即便保存得再好,也面臨著脫水、變色等問題。時間越長保存難度越大。”其次,尸體長期留置占用了公共服務資源,導致尸柜周轉不靈,有些原本能正常入館的尸體只能暫送他處。第三,尸體長期的保管費用會成為太平間和殯儀館越拖越重的包袱。“以館內存放12年的一具尸體來算,普通冰柜每天收費50元,1年就是1。8萬余元,加上人工日常巡查、設備定期維護等費用,總成本約20萬元。”張濤說。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