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21 16:10:51 編輯:5號網-qiwen 0
刮痧的時候都會出一些紅色斑點的,好像說著就是所謂的額出痧,這刮痧后出現紅色斑點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刮痧是毛細血管破裂嗎?
刮痧后出現紅色的斑點痧是因為體內的寒氣太重,濕氣太重,長期脈絡不同,出現了淤血,這時就需要進行排濕驅寒,用中藥進行調理。還有可能是因為身體內的毒素太多了,堆積在皮膚的表層,這是正常情況,出現兩天左右就會消失,不會傷害身體。
刮痧不是毛細血管破裂,刮痧指的是皮下層有熱有毒,利用刮痧進行的排毒治療。刮痧屬于中醫的一個外治方法,主要通過刮膀胱經,能夠起到放松身體和保健的一些作用。但是,刮痧如果穴位找不準,或者力度過重,非但沒有療效,反而有可能損傷皮膚,導致疾病加重。
如果在刮痧后出現黑紫色的疙瘩,是一種重度的痧象。重度痧象是指皮膚表面出現直徑大于兩厘米暗青黑色的一個或多個包塊狀,黑紫色沙斑明顯高于其他部位,這種痧象說明體內寒濕之氣過重,刮痧后造成皮下毛細血管破裂,血液滲出,皮膚毛孔開放,血液里的濕寒之氣通過毛孔外泄的表現。建議可以用熱毛巾熱敷,出現紫色疙瘩的部位,能夠促進痧象的吸收。
痧,是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現代科學證明,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于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癥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原理: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適應癥:感冒、發燒、中暑、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驚攣、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癥。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