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10 15:13:33 編輯:5號網-qiwen 0
在過年前家家戶戶都是要準備年貨的,可是年貨一般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準備的,要是準備的太早屋里就沒有地方放了,記得在過春節的時候還需要貼對聯的,這對聯又是什么時候貼的呢?
一般過年前臘月23大家就開始購買年貨,有各種肉類,年花,衣服,看望老人的禮品,孩子的玩具等。
按照各地習俗的不同,過年貼對聯的時間也稍有差異。 俗話說:“二十八,貼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謠里有“二十九,貼倒酉(意即貼春聯)”一說,所以,對聯一般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貼。 也有一種說法,春聯是大年三十早上貼的,
春節的由來有兩種,分別是:1、來源于年獸;2、來源于祭祀。
1、來源于年獸: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夕”的怪獸,常在歲終年末時出來害人,就連保護百姓的神靈也沒有辦法治服他,于是這位神靈請來了一位名叫“年”的幫手,這位幫手的法力非常高,他穿著紅色的衣服,手里拿著一把鞭子,靜靜地等待著怪獸的到來。“夕”來臨后,“年”甩著鞭子,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夕”惶恐而逃。之后,“年”將他的外套,掛在了門口,等到“夕”再次到來時,以為門口是一個比它自己還可怕的怪物,于是嚇得掉頭逃跑。之后“夕”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而這一天是農歷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百姓們為了感謝“年”在這一天除掉了“夕”,就把農歷12月份的最后一天叫“除夕”,把正月初一叫做過年,也就是人們現在所說的春節。
2、來源于祭祀:春節來源于上古時期的祭祀。在歲終年末時,百姓們會舉行慶祝豐收的祭祀活動,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事事順利,因為谷禾是一年熟一次,所以便有了“年”這一稱呼,但是那時過年的名字,并不叫“春節”,而是叫做立春,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將立春改為“春節”。
春節的別稱:新春、歲節、年節、新禧、新年、大年。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