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1 09:50:34 編輯:5號網-lj 0
現在天氣都在逐漸回溫了的,但是不能高興的太早還是有個倒春寒在這里的,2022年的倒春寒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倒春寒一般會有什么樣的說法?
倒春寒,指初春(北半球一般指3月)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它主要是由長期陰雨天氣或冷空氣頻繁侵入,或常在冷性反氣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強輻射冷卻等原因所造成的。如果后春的旬平均氣溫比常年偏低2℃以上,則認為是嚴重的倒春寒天氣,可以給農業生產造成危害,特別是前期氣溫比常年偏高而后期氣溫偏低的倒春寒,其危害更加嚴重。簡單來說意思就是:在春季,天氣回暖的過程中,因冷空氣的侵入,使氣溫明顯降低,因而對作物造成危害,這種“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氣稱為倒春寒。
倒春寒一般發生在3月-5月。就目前的天氣情況來看,2022年第一輪倒春寒可能在2月25至3月6日發生。
中國春季(3月前后)正是由冬季風轉變為夏季風的過渡時期,其間常有從西北地區來的間歇性冷空氣侵襲,冷空氣南下與南方暖濕空氣相持,形成持續性低溫陰雨天氣。一般來說,當旬平均氣溫比常年偏低2℃以上,就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倒春寒。而冷空氣南下越晚越強、降溫范圍越廣,出現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倒春寒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林業和農業氣象災害,是指春天由于受較強冷空氣頻繁襲擊氣溫下降較快,并造成大范圍地區樹木和農作物持續受凍害的天氣氣候現象。 倒春寒常引起我國北方花生蔬菜棉花和小麥的爛種現象,也會影響我國南方水稻播種出苗和生長,給農業和林業生產等帶來嚴重危害。
在農業生產上,倒春寒其實仍屬春季低溫陰雨范疇。因為在出現時間上偏晚,危害性更大,因此農業上將其區別對待。這是因為,早春農作物播種都是分期分批進行的,一次低溫陰雨過程僅危害和影響一部分春播春種作物,且早春低溫陰雨多數是在春播作物的針芽期、大多數果樹還未進入開花授粉期,其對外界環境條件適應能力亦較強。而一旦過了“春分”尤其是清明節之后,氣溫明顯上升,春播春種已全面鋪開,各類作物生機勃勃,秧苗進入斷乳期,多數果樹陸續進入開花授花期,抗御低溫陰雨能力大為減弱,若這時出現倒春寒天氣,就面臨大面積爛秧、死苗和果樹開花座果率低之災,其他春種作物生長發育也受到嚴重影響。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