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9-30 07:53:46 編輯:5號網-zhaowei 2287
秋天溫度迅速降低,相對于夏季的高溫,秋季的突然降溫有點讓人難以適應,因此,很多人秋季會開空調,但是秋季開空調有什么講究呢?秋季開空調開什么模式會比較好呢?
嫌房間熱就開制冷,嫌房間冷就開制熱,覺得房間溫度合適只是氣悶就開通風,覺得房間溫度合適但是濕度太大就開除濕。嫌調節設定溫度麻煩就直接開自動。對于喜歡調高室溫的朋友,請務必注意不要在秋季將溫度設在空調可承受的極端30℃,否則會引起空調頻繁啟動或不停機,增大耗電量,嚴重時甚至會損壞空調壓縮機。同時,由于暖氣流比空氣輕,容易浮在整個封閉屋子的上方,在使用掛壁式空調時,最好將風口調節到向下的角度。
據力高專家介紹,當空調制熱時,空調溫度每調低2℃,空調就可以節電10%以上。從節能角度來看,空調設定溫度在能保證人體取暖的情況下,當然是越低越好。因此,綜合多方面因素,建議冬季空調溫度設定應在20℃左右為宜。
在使用空調時,編者提醒大家要注重健康,通常我們在開啟空調時緊閉門窗,時間長了會導致室內缺氧,細菌、病毒也會趁機大量積聚,因此,空調每次開2個多小時就應該停下來,并開窗通氣。
秋季夜晚室內比較悶熱,很多人喜歡通宵開空調,其實這樣對身體并不好,如果實在太熱,不妨在晚飯后就開啟空調,在睡前關閉或調節至微風或睡眠模式。尤其是老年人和兒童,通宵開空調更需慎重。有需要的用戶可在夜間使用電風扇輔助降暑。
秋季空調設置的溫度越低,所耗的電量就越多,所以一般把室內溫度降至26至28攝氏度就行了,同時這個溫度值也是公認最舒適的。制冷時室溫定高1攝氏度,制熱時室溫定低2攝氏度,均可省電10%以上,而人體幾乎覺察不到這微小的差別。
在空調房間里呆久了,常會口干舌燥,這是因為秋季長時間的吹空調,體內的水分容易被冷氣蒸發,以致身體及皮膚表層缺水。長期缺水的皮膚易產生干紋,最好的方法就是選用濕度均勻、送風柔和的水系統中央空調。如果家中不是水系統中央空調,也可在室內放置加濕器或綠色植物,進行加濕保濕。
中央空調雖然以舒適性著稱,但在使用中,用戶還是要避免冷風直吹身體。過量的冷風直吹,會造成感冒流涕,涼氣等疾病的產生。長時間不清洗的中央空調,在出風時會攜帶大量細菌,易導致用戶呼吸道不適。
空調使用高峰季節常常伴隨著感冒和發燒,主要是因為在空調房里呆太久,而沒有注意預防空調病。其實預防空調病很簡單,用戶在室內一定不要貪涼,出門前半小時最好先提前把中央空調關閉,可避免溫差導致的人體感冒,也可以減少中央空調的耗電量。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