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2-23 15:09:37 編輯:本站整理 525
身體很多疾病都與脾虛有關,其中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包括其它的多種常見病,那么如何養脾對于大家來說非常重要,以下分享養脾的茶飲與按摩方法。
案例:張先生
年齡:40歲 職業:房仲業 身高:175公分 體重:80公斤
調理重點: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
由于工作關系,平時都得在外頭奔跑,客戶約了看房子,無論早或晚都飛奔而去,因此三餐不正常,可以一整天不要吃,肚子餓時又可以吃下二個便當。我很愛喝又甜又冰的飲料,天天必備,一天少不了喝個兩三杯手搖飲料。這樣的生活形態讓我一度胖到一百公斤以上,幾年前,突然過了三十五歲後的某一天開始,我愈來愈瘦,但我還是吃很多,暴瘦把我嚇到了,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居然是糖尿病!其實在發現糖尿病之前,就有三高的問題,于是就少喝一點酒,酒可以控制,但是,說實在話,肚子餓很難忍,尤其我們工作壓力大時,吃就是最佳的減壓方法,如果再不能吃,真的是人生的樂趣全都沒有了。結果吃出糖尿病來,原本以為糖尿病就得終身吃藥控制,後來聽朋友說,其實可以透過飲食調整及中醫調理的方式,讓癥狀減輕,甚至是恢復正常,因此,我找上吳明珠醫師幫忙。
糖尿病、三高是現在很常見的病癥。在中醫來說,脾虛是糖尿病發病最大的原因,因為脾主運化的功能,當脾虛無法輸送食物精華往各個器官,五臟六腑得不到養分,自然會開始虛。得不到養分還沒關系,頂多就是瘦,但偏偏吃得多,脾又不把養分送到對的器官去,該給肺的,送到胃去,該給心的,卻往腸子送,不適當的養分,造成器官功能失常,常會促發糖尿病。
脾胃居于中焦,但運化功能失常時,水濕就會停留在此,濕就會生濁氣,體內濁氣重,人就會感到口渴口乾,所以,糖尿病患者都喝很多水。各個臟器得不到養分,總是感到饑餓,所以吃多。再說,脾胃也是運化血氣的主要器官,一旦失靈,血氣不通,就會血瘀。瘀血在各個器官,會產生不同的病癥,像是瘀在子宮,就會有子宮肌瘤的婦女病;瘀在腦部,則是中風;瘀在腎則是糖尿病,或是腎功能不佳,就得洗腎。所以,像是糖尿病及三高的問題,與脾胃息息相關,要想解決相關問題,得先養好脾胃,才能有好的身體。
脾主運化,要讓脾好,一定要動,絕不能以為,得了糖尿病就躺著不動,要養成固定運動習慣,一周至少三次以上,游泳、慢跑、快走皆適宜。每次都要超過三十分鐘以上,才能合乎運動的要求。
功效:位在脾經上的穴位,常按揉能健脾胃,利水除濕,有空時經常按壓,有助促進脾經的功能。小腿內側,脛骨內側緣,以四指并攏,腳踝上約八指處即為漏谷穴。
材料:玉米須1兩、黃耆5錢、水1公升
做法:將材料放進鍋內煮沸後,再以小火熬煮3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益氣利水、調降血糖,補脾順氣。
備注:玉米須可在中藥行購得,但若能使用新鮮玉米須,效果更佳。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