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7-25 08:19:56 編輯:本站整理 1814
近日新聞上報道了,廣東省抽查發現的使人上癮的面膜,這種面膜中就是因為有了糖皮質激素這個藥物,那么糖皮質激素到底是說明藥物呢?有些什么作用呢?長期使用的副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據了解,糖皮質激素是一類臨床藥物,在抗炎、抗過敏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療效,在皮膚科廣泛用于治療皮炎、濕疹等疾病。但是同時專家指出,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必須嚴格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如果濫用糖皮質激素會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
一些違規添加了糖皮質激素的面膜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速效美白、嫩膚的作用,但是如果長期使用,人體皮膚會產生激素依賴癥狀,停用后反而會加重皮膚過敏,出現紅斑、丘疹、毛細血管擴張等嚴重問題。2007年衛生部頒布的《化妝品衛生規范》中明確規定禁止在化妝品中添加糖皮質激素類物質。
大劑量或高濃度時產生如下藥理作用作用。
1、抗炎作用:GCS有快速、強大而非特異性的抗炎作用。對各種炎癥均有效。在炎癥初期,GCS抑制毛細血管擴張,減輕滲出和水腫,又抑制白血細胞的浸潤和吞噬,而減輕炎癥癥狀。在炎癥后期,抑制毛細血管和纖維母細胞的增生,延緩肉芽組織的生成。而減輕疤痕和粘連等炎癥后遺癥。但須注意,糖皮質激素在抑制炎癥、減輕癥狀的同時,也降低了機體的防御功能,必須同時應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藥物,以防炎癥擴散和原有病情惡化。
抗炎作用機制:GCS擴散進入胞漿內,并與GR—Hsp結合。同時Hsp被分離。GCS和GR復合物進入細胞核,與靶基因啟動子序列的GRE結合,增加抗炎細胞因子基因轉錄,與nGRE結合。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轉錄,而產生抗炎作用。
1) 誘導抗炎因子的合成。
⑴ 誘導脂皮素的合成,抑制PA2活性而減少PGs和LTs的生成。
⑵ 誘導ACE合成,促進緩激肽降解和增加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
⑶ 誘導炎癥蛋白質的合成。而抑制白細胞炎癥蛋白酶的生成。
⑷ 誘導IL-10的合成,而抑制Mφ分泌IL-1,IL-2,IL-8,TNF等致炎因子。
2)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
⑴ 抑制ILs(IL-1,IL-3,IL-2,IL-5,IL-6,IL-8)及TNFα.GM-CSF的合成分泌。
⑵ 抑制MΦ中NOS的活性而減少炎性因子NO的合成。
⑶ 基因轉錄水平上抑制ELAM-1和ICAM-1等粘附分子的表達。
3) 誘導炎性細胞的凋亡。
4) 收縮血管并抑制蛋白水解酶的釋放。
5) 抑制單核細胞、中性白細胞和MΦ向炎癥部們的募集和吞噬功能。
2、免疫抑制作用:GCS抑制MΦ對抗原的吞噬和處理;促進淋巴細胞的破壞和解體,促其移出血管而減少循環中淋巴細胞數量;小劑量時主要抑制細胞免疫;大劑量時抑制漿細胞和抗體生成而抑制體液免疫功能。
3、 抗休克作用:
1) 抑制某些炎癥因子的產生,減輕全身炎癥反應及組織損傷
2) 穩定溶酶體膜,減心肌抑制因子(MDF)的生成,加強心肌收縮力。
3) 抗毒作用,GCS本身為應激激素,可大大提高機體對細菌內毒素的耐受能力,而保護機體渡過危險期而贏得搶救時間。但對細菌外毒素無效。
4)解熱作用:GCS可直接抑制體溫調節中樞,降低其對致熱原的敏感性,又能穩定溶酶體膜而減少內熱原的釋放,而對嚴重感染,如敗血癥、腦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熱和改善癥狀作用。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