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孕婦非常的虛弱,一定要做好傷口的護理,避免感染。那么產后會陰處疼痛怎么緩解?產后如何護理會陰部?產后會陰部多久才能恢復?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產后會陰處疼痛怎么緩解
用溫水多沖洗會陰部:產后媽媽小便后,應該用溫水多沖洗會陰部。并用感覺的毛巾輕輕蘸干,每次要從前往后拍干。避免肛門的細菌帶到陰道,而用水沖會陰部時,也不會有刺痛感。
可采取右側臥來緩解疼痛:產后應采取右側臥,這樣不僅可以促使傷口內的血及時流產,還不易形成血腫。且能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入傷口,最重要的是,采取右側臥能夠幫助產后媽媽緩解會陰處疼痛感。
購買類似游泳圈氣墊:產后會陰處疼痛,可購買類似游泳圈設計的氣墊上。這樣不僅能夠避免觸碰到傷口,還能使產后惡露不侵入傷口。除此之外,還能改善傷口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愈合呢!
可用溫水1:5000高錳酸鉀坐?。悍置?0天以后,惡露量已明顯減少時,可用5000毫升的水對1克的高錳酸鉀顆粒,用溫水坐浴,每次是15-20分鐘。但值得注意的是,水的溫度不宜超過30℃。因為熱水會使高錳酸鉀的殺菌性減弱!
用0.1%新潔爾滅溶液擦洗:產后會陰疼痛,還可以用0.1%的新潔爾滅溶液進行擦洗會陰處。每天至少擦洗1次,直至會陰傷口拆線。除此之外,還得保持外陰清潔才行。要勤換會陰墊及內衣褲,大小便后勤用清水洗會陰。

產后如何護理會陰部
不論是自然撕裂,還是切開的傷口,一般都可在3--5天愈合,每天要用溫開水沖洗2次。
發生便秘時,不可進氣用力擴張會陰部,可用開塞露或液體石蠟潤滑,尤其是拆線后頭2~3天,避免做下蹲、用力動作。
產后最初幾天,產婦宜采取右側臥位,促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不致內積而形成血腫,影響愈合。
在產后,孕婦會出汗多、有惡露、陰道的產傷或剖腹產的傷口,在此恢復期,孕婦就要注意生理上的衛生和保健,切不可拘泥于傳統的觀點。
傷口水腫時,在拆線前縫合線勒得很緊,疼痛持續不減??捎?5%的酒精紗布或50%硫釀鎂溶液進行局部熱敷、濕敷,每天2次,減輕傷口水腫和疼捅。
產后會陰部多久才能恢復
會陰的表皮傷口約在1~2周內愈合,而較為深層的傷口內包含較為細致的神經,需要1個月左右才能復原。整個產道,也大約需要3~6周的時間才能夠恢復到產前的彈性與大小。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