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10 16:13:27 編輯:本站整理 390
鹽是生活中的調味品,有些人比較喜歡吃咸的東西。那么,吃太咸有健康隱患的人有哪些呢?
1.易水腫的人
人體內水分潴留情況和攝入鈉的數量關系密切。有些女性血液循環不好,盡管心臟、腎臟并無疾病,卻也很容易出現輕度水腫,尤其是月經來潮的前幾天,癥狀更明顯,例如臉上看起來腫腫的。激素水平帶來的水分潴留會增加這種狀態,如果再大量攝入鹽,在這樣的作用下,腹脹、臉腫、頭疼等不適感覺會加重。研究發現,高鹽飲食會加劇組織水腫。長期經前期綜合征(疲勞無力、情緒不穩)的女性,可以在經期之前,清淡飲食,主動控鹽。
2.皮膚差的人
因為滲透壓作用,吃鹽太多會導致身體組織的水分減少,相應地排出的水分會增加,看起來皮膚的光澤度就會變差。所以,改善皮膚質量可以試試少鹽飲食。
3.常頭疼的人
吃大餐后,有些人可能會這經歷——頭疼。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吃8克鹽的人比吃4克鹽的人頭疼的次數要多,約在1/3以上。該實驗證實,吃鹽多可能與頭疼有關。經常頭疼的人,不妨嘗試少吃些鹽。
4.胃不好的人
吃太多鹽會導致胃中保護性黏液的黏度下降,胃壁得不到保護,有害物更容易損傷胃壁,進而致使多種胃病發生。調查表明,鹽的攝入量與患胃癌風險呈正相關。
5.骨質疏松患者
“少吃鹽等于多補鈣”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攝入鈉太多,身體會努力地將鈉排出,這同時也會增加尿鈣的排出量,對于骨質疏松癥的患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6.腎病患者
一些患有腎病的患者,可能也要少吃鹽,因為多余的鈉是要從腎臟排出的,鹽分攝入過多會大大增加腎臟的負擔。
7.高血壓患者
鹽對水有某種吸附力,當人體吃入超過身體所需的食鹽時,就會保留更多體液以稀釋血流中過量的鈉,因此會增加血液的容量,加重心臟負擔,使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取量最好在醫生指導下減少至3克左右。
1、土豆
喝酒引起的頭痛完全可以通過吃土豆緩解。因為酒精是有利于排尿,但是飲酒過多會使身體水分減少,而且微量元素鉀也會流失,那么電解質平衡將被打破。因此吃含鉀的食品是可以緩解宿醉引起的頭痛。綜合比較之下,土豆鉀元素含量比香蕉的更豐富。
2、西瓜
脫水是頭痛發作的主要原因。西瓜本身含充足的水量,同時還能為身體提供鎂等重要礦物質元素,從而起到預防的頭痛作用。此外,黃瓜、甜瓜、西紅柿和萵苣等果蔬的含水量也較高。
3、全谷物吐司
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少,大腦能量不充足,同樣容易犯頭痛。所以頭痛患者可以考慮一些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面包、燕麥粥、水果和酸奶。
1、加水。這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雖然會使得菜的味道沒有原來那么好,但總算是拯救了一盤菜啊,否則它就會因為過咸而被人嫌棄。
2、加糖。加入糖之后,菜會沒有本身那么咸。
3、加入土豆。如果鹽放多了,這時候就趕緊削一個土豆,然后切塊放到鍋里,鍋里的咸味會被土豆吸收一部分。
4、加點醋。醋的味道會使得咸味降低很多,而使做的菜有一股淡淡的酸味,如果你喜歡吃醋,那多放一些也沒問題。
1、減少鹽量,一樣香鮮
正常人群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不多于6克,食鹽攝入過量會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且對這些疾病的愈后也有不利影口向。所以老年人的飲食宜采取低鹽烹調法,此時可通過一些調味品和食材來給菜肴增色添香。
2、醋酸調味
老人家對酸的敏感度退化較慢,一點點酸味即可吃出味道,因此在烹調時加點檸檬汁、菠蘿或是西紅柿、醋、酸梅汁等,即是不錯的調味方式。醋中也含有鈉的成分,5茶匙醋與1茶匙鹽的含鈉量大約相等。
3、高湯增味
一般的湯煮起來味道較淡,但若加上排骨,成為高湯,即可增味,便可少用點鹽。也可另外加點蛤蜊等海鮮,或是加入1-2顆香菇,都能增加湯的味道。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