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4 14:03:11 編輯:5號網-qiwen 0
發燒的時候都有捂汗一說的,但是有很多人說在發燒的時候不適合捂汗,這是不是真的,發燒要多蓋被子好還是少蓋被子好?發燒的會后蓋被子捂汗有用嗎?
發燒時既可以多蓋被子,也可以少蓋被子,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判斷。
患者出現身體發燒的情況,如果出現了怕冷、寒戰等不適的癥狀,此時可以多蓋被子。能夠做好身體的保溫工作,避免怕冷、寒戰的癥狀持續加重。如果發燒的癥狀持續加重,可能會導致體溫逐漸升高,身體產熱增多,但是散熱比較少,此時可以少蓋被子,能夠促進散熱,利于癥狀的好轉。
如果發燒溫度較低,可以使用毛巾擦拭身體。如果出現高燒的情況,體溫超過38.5℃,可以遵醫囑服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片等藥物緩解癥狀。
發燒以后捂汗是沒有用的,因為發熱本身是機體出現代謝紊亂,可能表現的是產熱增多、散熱減少的現象,如果再給孩子穿的衣服過多,或者是蓋的被子過厚,散熱作用會更加的困難,孩子的發熱只能是繼續增加,不會出現通過蓋被子或者是多穿衣服就能捂出汗的情況。孩子如果真的能夠出汗,一定是體溫下降期,不是通過捂出來的,而是本身體溫有下降趨勢的時候才能產生。孩子如果出現發熱,早期一定是散熱處理,像給孩子少穿衣服、少蓋被子,都能有直接的散熱的情況。還可以給孩子用溫水擦拭身體,或者洗溫水澡的方式都可以有降溫的作用。如果孩子溫度比較高,用物理的方法不能達到降溫作用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給孩子吃退熱的藥物,像對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吃了藥之后可以給孩子多喝熱水,通過熱水促進藥物的代謝,達到出汗的作用。只有藥物發揮作用,孩子出現體溫下降期的時候,一般都會出現出汗的情況,但這并不是靠捂出來的,發熱的時候捂汗是沒有用的。
按發熱類型分有六種,根據發作頻率與持續時長分為稽留熱、馳張熱、回歸熱、間歇熱、波狀熱和不規則熱,稽留熱多見于傷寒、肺炎;馳張熱多見于細菌性感染、結核病敗血病;"發燒按溫度分可分四種類型,分別是低熱、中等熱度、高熱和超高熱,低熱溫度范圍為腋溫三十七度四至三十八度,中等熱度為三十八度一到三十九度,高熱范圍為三十九度一至四十度,四十度以上為超高熱。
1、發燒程度比較高:往往高燒的人才有燒壞腦部功能的風險,低燒或<40℃,這時的溫度一般不會燒壞大腦。
2、年齡較小:往往小孩子身上容易出現燒壞大腦的現象,成年人的腦部功能發育相對比較成熟,能夠抵抗住溫度過高所帶來的的壞影響,一般不會燒壞大腦。但可能小孩子神經系統的功能發育不是很成熟,大腦發育不是很完善,相對更容易被高燒傷害腦部的功能。
3、高燒的時間持續比較久:如果短時間高燒,一般不至于燒壞大腦。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