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27 16:03:23 編輯:本站整理 368
睡覺醒來口干舌燥怎么辦?這是怎么回事?很多人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喝水,這樣好嗎?醫生表示,這都是干燥癥惹的禍,干燥癥不能離開水嗎?讓我們來看看結果吧。
不少民眾都有這樣的經驗:因為容易口干、口渴,只好隨身帶著水瓶,隨時補充水分。奇怪的是,就算拼命喝水,這些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罹患干燥癥,難道就只能花大錢吃藥,沒有其他方法嗎?
干燥癥又稱為修格連氏癥候群(Sjgrens syndrome),目前在醫學上歸為自體免疫疾病,典型癥狀包含眼睛干澀、口干,有些人可能還伴隨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疾病。干燥癥一般都是給予藥物治療,而且所費不貲。
不過,醫學上也出現新觀點,醫師認為干燥癥的成因其實跟「用嘴巴呼吸」很有關聯。不少民眾因為習慣或者鼻塞關系,往往用嘴巴呼吸;有些老年人也是整天嘴巴都微張,透過口部呼吸而不自覺。
比起鼻子,用嘴巴呼吸容易吸進大量氧氣,造成氧化傷害,產生過多自由基,容易導致發炎體質,因而產生與干燥癥相同的癥狀。有些民眾不解「我們不是還擔心缺氧嗎?多吸入氧氣有什么不好?」
事實上,人體細胞只需要微量的氧氣就能運作,但是我們每天吸入的氧氣通常都超出身體所需。針對習慣性用口呼吸、呼吸聲音較大的人,吸入的氧氣又比一般人更多。
當體內氧氣過多,就會產生過多自由基攻擊細胞,進而造成發炎和疾病。因此,改變用口呼吸的習慣,避免吸入多氧氣,就有助于改善干燥癥。
在一般生活作息里,我們每分鐘只需吸1.25公升的空氣,就已攝取足夠氧氣(0.25公升)供身體所用。但當我們坐著什么都不做時,每分鐘的呼吸量平均就有4~6公升,不會不夠。
研究自由基生物學的權威學者Barry Halliwell 在牛津大學出版的著作《生物學及醫學中的自由基》中,首章標題就寫:「氧氣是毒氣」。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NIEHS)首席研究員Clarice Weinberg 也指出,氧氣其實是一種強效的「放射致敏劑」(radiosensitizer),會產生「毒性」與「引發突變」,就算體內的氧氣在一般「生理水平」。因此,氧氣適量呼吸就好,不宜過量。
醫師建議在晚上睡覺時配戴專用牙套,確保睡眠期間用鼻子而不是嘴巴來呼吸,就不容易感到口腔干燥,還能提升睡眠品質。專用牙套有兩個作用,第一面是阻擋口內氣流,引導氣流只從鼻腔進出,訓練鼻呼吸;第二是刺激上顎、鼻腔、舌頭、咽喉等口鼻腔的筋膜。
臨床上,有1位57歲的薛女士,口腔時常覺得干澀有苦味,吃較干的食物還會吞咽困難,連眼睛也常出現灼熱感,就醫后被診斷為干燥癥。由于癥狀嚴重,薛女士晚上總是睡不好,半夜醒來好幾次。同時,薛女士還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多種癥狀降低生活品質。
沒想到,薛女士配戴客制化的牙套之后,不但口腔變得比較濕潤,點眼藥水的次數和劑量也明顯減少。更令人開心的是,睡眠狀態變得穩定,逐漸不需要鎮定劑和安眠藥也能入睡;減少用藥之后,胃食道逆流的癥狀也有改善。
透過牙套達到減量呼吸后,不只影響呼吸道,更因為減少體內的氧化傷害,啟動身體的自愈能力,不只改善干燥癥,也連帶改善其他看似不相干的問題,共同提升生活品質。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