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1 08:48:29 編輯:本站整理 564
癌癥的病癥很多,對于舌癌的認識人們知道得很少,甚至往往疼痛難以忍受才會去做檢查。那么,舌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舌癌能冶得好嗎?
第一、突然出現的唾液分泌增多、流涎、鼻涕帶血、吞咽哽噎感、頜面部腫塊及淋巴結腫大,并且持續存在,甚至逐漸加重,
第二、突然出現牙齒松動、脫落,咀嚼食物時牙齒咬合不良,有假牙者自覺假牙不適,口腔與咽部麻木、疼痛,經一般對癥治療后這種舌癌早期癥狀不見好轉,
第三、突然出現的舌頭運動受限、語言不清、說話和吞咽時感到疼痛;局限性唇紅粘膜增厚與鱗屑形成,伴有灰白色角化斑,
第四、口腔內突然出現粘膜紅斑、水腫、糜爛、白斑皸裂、扁平舌蘚、隆起和顆粒狀肉芽等,主觀感覺極其不敏感,但經過治療2周—4周非但不愈,這些舌癌早期癥狀反而會慢慢擴散增大。
大多數舌癌是從正常粘膜上發生,一開始就是癌;少數足從良性病變而成,如從白斑轉變而成。
舌癌好發于舌緣中1/3,其次為舌腹和舌背。舌癌早期可見到耳下及頜下淋巴結腫大。早期癥狀不明顯,可表現為粘膜表面一塊邊界清楚、范圍固定、顏色異常的區域。此區域大多呈紅色或紅白相間,表面可光滑或呈細顆粒狀,多數無潰瘍,少數有潰瘍;可不高出粘膜面或高出粘膜面1毫米左右。體征明顯時,表現為舌部腫塊、潰瘍伴疼痛不適。當腫瘤向舌根侵犯時,可出現放射性耳痛;腫瘤還可侵入舌外肌引起舌運動受限;當全舌受侵則引起舌固定、流涎、進食困難、語言不清。
腫瘤可因缺血、缺氧,引起壞死、潰瘍與繼發感染,伴發出血、惡臭。舌癌的頸淋巴結轉移率為29%——38%,與病程早晚期相關。治療舌癌,先采用放射治療而不應急于手術。直徑在2厘米以下的治愈率,可高達88%。
一、粘膜白斑紅斑
舌是白斑的好發部位,白斑癌變約占舌癌的12.3%,增生性紅斑癌變更是白斑的4倍。
二、長期異物刺激
牙齒的殘根或殘冠、銳利的牙尖、不合適的假牙長期刺激,產生慢性炎癥乃至癌變,所以這是舌癌的病因之一。
三、口腔衛生不良
為細菌或霉菌在口腔內孳生、繁殖創造了條件,從而有利于亞硝胺及其前體的形成,促成了舌癌的發生。
四、長期嗜好煙酒
據美國資料顯示,有煙酒嗜好的發病率為不吸煙也不喝酒的15倍之高。酒本身未證明有致癌作用,但酒精與尼古丁可作為致癌物的溶劑,促使致癌物質進入舌粘膜。
五、生物致癌因素
人類乳頭狀瘤病毒與某些類型的舌癌發病有關。
六、其他方面因素
如遺傳、放射線、個體易感性、營養代謝障礙等也與舌癌發生有關。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