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0-13 14:03:18 編輯:cwh 799
很多德過中耳炎的朋友們都發現了,中耳炎是比較容易反復發作的,下面5號網的小編為你們介紹中耳炎為什么反復發作?中耳炎為什么要滴鼻子?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癥。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癥。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內會流出膿液,疼痛會減輕,并常與慢性乳突炎同時存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會轉為慢性中耳炎,隨體質,氣候變化,耳內會經常性流膿液,時多時少,遷延多年。
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等多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咽鼓管炎癥所致,此時咽鼓管黏膜充血、水腫,功能受損,不能將中耳內的液體排至鼻咽部,影響了中耳炎的恢復。針對這種發病機制,鼻部應用鼻減充血劑,如1%麻黃堿可減輕咽鼓管咽口黏膜腫脹,改善中耳引流,促使中耳炎癥早日消除。因此,急性中耳炎時常應用鼻減充血劑滴鼻,而分泌性中耳炎則因為鼓膜沒有穿孔,滴耳劑無效,所以僅使用滴鼻劑。
應該提醒注意的是,有不少病人覺得外用藥物并不入口,也就不太注意嚴格的消毒衛生。實際上無論滴鼻還是滴耳,滴藥前后應洗手,滴藥瓶的尖嘴部不可接觸耳、鼻部等患病部位,也不要和他人共用1支藥,以免污染藥液或互相傳染。
最后要指出的是麻黃堿之類的鼻腔減充血劑如果持續使用,可能導致藥物性鼻炎,表現為藥物收縮血管的作用越來越差,這點在治療慢性鼻炎的時候比較注意,一般認為麻黃堿之類的血管收縮藥物使用超過兩周就可能導致藥物性鼻炎,但是在治療中耳炎的時候經常被醫患雙方忽略。
總之,在治療中耳炎時使用鼻腔減充血劑,需要權衡利弊,斟酌療程,否則可能耳朵的疾病沒有康復,又導致了鼻腔的疾患。
(1)蒲公英20克,地丁20克,黃芩6克,黃連6克,黃柏6克,甘草9克,柴胡9克。水煎服,每天1劑,分2次服,連用3~5天。本方適用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2)我們將雞血藤、金櫻子根、野菊花、山芝麻這幾種藥材放在鍋里面再加入適量的水進行煎熬,每天喝一次,這個中藥方能夠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3)丸藥可選用:龍膽瀉肝丸、通竅耳聾丸、知柏地黃丸、耳聾左慈丸。
不要總是掏耳朵
大多數人會認為耳垢是耳朵的負擔,但其實它能保護內耳不受外界侵害。耳朵具有自我清潔的功能,它們利用雙耳道來排除多余的耳垢。用棉簽自發的掏和戳反會起到相反作用,而且還會將耳垢推向內耳。耳鼻喉專家建議不要去做耳燭。“這些實際都毫無意義,耳垢太厚不容易被吸出,而且所謂耳燭的真空吸力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如果你認為自己雙耳有些堵塞了,還是去找耳鼻喉專家去做清理比較好。
在噪音大的環境中必須使用防護措施
噪音過大對于聽力、睡眠、工作以及情緒都有負面的影響,這里不僅僅指的是噪音大的工作場所,KTV包間、Iphone的音樂聲過大都會影響我們的聽力,最后導致我們常聽到聲音但是分辨不清別人在說什么。此外,噪音會讓我們心煩意亂、焦慮甚至抑郁,睡眠質量大幅度降低,入睡特別淺。專家提醒,不可以小視噪音的力量,巨大的噪音可以讓頭發斷裂,更別說同樣暴露在外的耳朵了,盡可能使用舒適的環保耳塞才是上上策。
別忽視聽力問題
與眼睛視力、甚至嗅覺、味覺不一樣,聽力下降的表現形式比較不被人所察覺,更容易被忽視。畢竟感染、炎癥、血供應不足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影響聽覺,專家建議必須及時就醫,用檢測聽力的專業設備對聽力進行測量。
打耳洞需謹慎
為了戴耳環而打耳洞十分尋常,有的人還同時打好幾個耳洞。但你知道嗎?打耳洞有可能留下疤痕疙瘩,增生的疤痕比原來傷口還大,甚至會長出很大的疤痕疙瘩。臨床上許多患者耳朵上的疤痕疙瘩就是由于穿耳洞造成的,尤其是疤痕體質的人群,要治愈非常難。由于這些疤痕疙瘩要通過手術切除,術后恢復同樣可能形成疤痕,復發率高達50%。
耳毛
耳周毛發的清理尤其麻煩。耳毛在男士身上尤其常見,不過就算是少許的絡腮胡也確實是不怎么美觀。你可以用耳毛清潔器或者鼻毛修剪刀來去除惱人的絡腮胡,但是這樣可能會產生潛在風險。耳毛去除可能會引起耳朵永久性損傷,所以在去除時候保持工具清潔無菌并且謹慎使用最好。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