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4-11 13:22:04 編輯:本站整理 990
根據水利部最新公開的地下水月報,我國有接近八成的地下水已經不能飲用,不能飲用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哪里?為什么大量地下水不能飲用?
水利部最近公開的2016年1月《地下水動態月報》(以下簡稱《月報》)顯示,全國地下水普遍“水質較差”。具體來看,水利部于2015年對分布于松遼平原、黃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區盆地和平原、江漢平原的2103眼地下水水井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顯示:IV類水691個,占32.9%;V類水994個,占47.3%,兩者合計占比為80.2%。
值得注意的是,IV類水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已經不適合人類飲用,V類水污染就更加嚴重。這也意味著,超八成地下水遭受污染威脅?!对聢蟆愤€顯示,主要污染指標中“三氮”污染情況較重,部分地區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污染。
與此同時,地下水還遭受嚴重的超采威脅。數據顯示,2016年1月,全國主要平原區地下水儲存量比去年同期減少82.4億立方米(約82.4億噸)。
“IV類水已經不適合人類飲用,V類水污染就更加嚴重。實際上,這兩類水都已經不太適合人類接觸。”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監測流域和監測對象看,這個高達80%的數值并不特別令人驚訝。其中出現的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污染,是因為流經城市的淺層地下水,更容易遭受農業面源、工業廢棄物以及垃圾掩埋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淺層地下水的污染,與地表水的污染存在“相互影響”的關系。馬軍指出,“以淺層地下水為主要監測對象的結果,也說明流域內地表水亦存在相應污染。旱季時,淺層地下水會補給地表水;同理,地下水的補給來自地表水?!?/p>
“一般來說,城市內多采用深層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源,深層地下水不易遭受污染?!瘪R軍說,“但還有很多農村地區居民飲用淺層地下水,污染將主要對他們帶來影響?!?/p>
馬軍表示,“針對地下水的治理,其花費更甚于治理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問題相對復雜,而地下水的超采,還會帶來地縫、塌陷等次生災害?!?/p>
地下水,是指賦存于地面以下巖石空隙中的水,狹義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飽和含水層中的水。
國外學者認為地下水的定義有三種:一是指與地表水有顯著區別的所有埋藏在地下水的水,特指含水層中飽水帶的那部分水;二是向下流動或滲透,使土壤和巖石飽和,并補給泉和井的水;三是在地下的巖石空洞里、在組成地殼物質的空隙中儲存的水。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