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01 14:02:30 編輯:本站整理 1565
每天吃點水果,補充身體維生素和所需的營養物質,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有時候吃完橘子肚子疼是怎么一回事呢?
1.空腹食用
人體本身在空腹狀態時,體內有大量的胃酸,而橘子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空腹食用橘子會促進胃酸的分泌,進而刺激胃腸道,引起肚子疼等不適現象。
2.食用過多
橘子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這種物質有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適量食用可以清除腸道內的垃圾,但若是過量食用橘子,那么橘子對腸道的作用加強,從而引起肚子不舒服,造成肚子疼的情況。
3.食用變質橘子
變質的橘子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微生物,這些有害細菌進入體內后,會對胃腸道造成一定的紊亂,進而引起肚子疼的現象。
4.腸胃不適
若是本身腸胃不好,吃完食物后肚子經常不舒服的,那么吃了橘子后會加重腸胃的負擔,從而就會出現肚子疼的情況。
1.停止食用
當吃了橘子后肚子很痛,那么就應該立即停止食用橘子,以免繼續吃橘子,加重身體的負擔,
2.喝熱水
熱水有一定的暖胃作用,可以有效的緩解肚子疼的癥狀,所以當我們吃了橘子后肚子疼,可以多喝點熱水。
3.熱敷腹部
熱敷腹部不僅可以暖身,還能一定的程度的改善腹部不適的癥狀,所以當我們吃了橘子出現了肚子疼的情況時,可以用熱水袋放在腹部,以緩解肚子痛的癥狀。
4.就醫檢查
一般情況下,吃了橘子后肚子痛排泄完就沒關系了,不用太過擔心,但若是肚子痛的厲害,而且沒有好轉的跡象時,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比較好。
1、橘子與牛奶不宜同食。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因此,吃橘子的前后1小時內不宜喝牛奶。
2、橘子不宜與蘿卜同食。蘿卜進入人體后,會迅速產生一種叫硫酸鹽的物質,并很快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若進食橘子,橘子中的類黃酮物質會在腸道被分解,而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會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3、老人和孩子要少吃。胃腸、腎、肺功能虛寒的老人不可多吃橘子,否則會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
4、有時吃橘子過多會上火,如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因此,兒童不要多吃橘子。
1、每日吃橘子1—3個為宜。醫生建議,吃橘子要節制,每日吃1—3個為宜,既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又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2、注意不要與牛奶同食。牛奶中的蛋白質容易和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還會引起腹痛、腹脹、腹瀉等毛病。最好,吃橘子前后的一個小時之內都不要吃橘子。
3、注意不要與蘿卜同食。蘿卜進入人體后會產生一種硫酸鹽,并代謝產生硫氰酸,它是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如果同食橘子,橘子進入人體后,會產生羥苯甲酸和阿魏酸,它們可以加強硫氰酸對甲狀腺的抑制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