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1-09 20:20:40 編輯:5號網 586
氣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氣道發炎導致,主要集中在運動和晚上,全球擁有著三億以上的氣喘人群,面對如此高的疾病群體,我們首先要了解其引發氣喘原因癥狀,并在生活中進行自我監控,發現有以文中相關的癥狀,可以根據以下文中的方法及時治療。
氣喘是一種慢性的發炎疾病,其特點是氣道阻塞,導致無法吸入足量空氣;此癥狀可以在有或沒有特殊治療下,部分或完全不發作。氣道發炎可導致支氣管持續性的痙攣、或一再復發,而造成氣喘、呼吸困難、胸悶與咳嗽,尤其在夜間或運動過后。
氣喘影響了全世界約叁億的人口;且有證據顯示,氣喘的患病率正逐年增加,尤其是在兒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估計,全世界每年有 25 萬人因氣喘而死亡,約 50 萬人因氣喘而住院 (其中有 34.6% 為 18 歲或更小的兒童)。愈是已開發國家,氣喘的人愈多。氣喘可以出現在任何年齡,一個兩個月大的男嬰可能表現出典型的喘鳴和呼吸困難,而一位80 歲的老人可能在他一生中從未有過敏病,卻在面粉廠內吸入大量的面粉灰而突然引發氣喘。一般而言,過敏性氣喘較容易出現在 20 歲以前,而 40 歲以后發病頻率會減少。
引發氣喘的原因
氣喘病病人具有過度敏感的呼吸道,當患者與一些引起氣喘發作的刺激物接觸后,就會引發氣喘發作,常見的刺激物有:
過敏原:如食物 (在美國,花生是第一名)、塵螨、蟑螂排泄物、霉菌孢子、寵物毛、花粉等蛋白類物質。
2.非過敏原:如天氣變化、劇烈運動、情緒激動,及藥物、香菸、香水、油漆、汽機車及工廠廢氣、懸浮微粒PM 2.5等會造成發炎反應的刺激物。
3.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
當氣管發炎時,會造成呼吸道腫脹、變窄。如果不嚴重,空氣還可以進出,此時可能只是感覺胸悶、咳嗽;如果腫脹更嚴重,會產生更多的分泌物來阻塞呼吸道,肌肉壁變得更緊,通道變小,空氣更難進出,就會有喘鳴聲、咳嗽不停、呼吸困難。
氣喘病人常做的診斷檢查
1.詢問病史:詳細詢問及記錄患者氣喘病發作之過程。詢問內容需包括發作之月份、時間、地點、家中有無寵物等。
2.即時型皮膚反應試驗:因過敏而引發氣喘的病人裡,很少皮膚試驗會呈現陰性;反之若皮膚試驗呈現陽性反應者,則并非所有的過敏原均會引起氣喘,所以病人的病史要能與皮膚試驗相驗證才有臨床意義。
3.體外過敏原特異 lgE 抗體之測定:目前已有多種實驗室方法可用來測定血中是否有過敏原特異性 IgE 抗體之存在。這類實驗結果,和即時型皮膚反應及支氣管激發試驗的結果,有相當好之相關性;對于幼兒、或因為異位性皮膚炎嚴重而無法做皮膚試驗之病人,特別適用。
氣喘自主監控
氣喘的自主監控對任何氣喘病患都是相當重要的。尖峰呼氣流速值 (PEFR) 的測量,是很好的自主監控法。尖峰呼氣流速計是一種用來測量空氣如何平順地從你的肺部呼出的裝置。當病人的氣喘發作時,肺部的氣道通常會變得較狹窄。尖峰呼氣流速計的使用可以提前數小時,甚至數天,在你呈現任何氣喘癥候之前,得知氣道是否已經變窄;因此可于氣喘癥狀發作之前提早服藥,阻止氣喘癥狀發作,并可避免掉氣喘病的嚴重發作。
1.當尖峰呼氣流速計在綠區 (流速值為理想值之 80-100%) 時,表示您的狀況良好。
2.當尖峰呼氣流速計在黃區 (流速值為理想值之 60-80%) 時,表示您應該小心,最好于一日內就醫。
3.當尖峰呼氣流速計在紅區 (流速值為理想值之 60% 以下) 時,表示您應該立即就醫。
一般氣喘要發作前,都會有些固定癥狀,需要多加注意,例如:
1.半夜常會因咳嗽或胸悶醒過來。
2.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的次數突然增加。
3.對日常活動或運動的耐性大受影響,原本可輕易爬上叁、四樓,變成只要稍微走動一下都會咳嗽或感到胸悶。
4.呼氣流量降低超過個人最好值 20% 以上 (尖峰呼氣流速計顯示在黃區或紅區)。
氣喘病的治療有四大基本原則:
1.改善衛生環境或遷移到較適合的地區
2.避免非過敏性的刺激因素。例如溫差過大、情緒起伏過大、壓力及化學性煙霧和懸浮微粒 PM2.5 等易引起發炎反應的物質。
3.避免過敏性的刺激因素。當過敏原無法避免時,如病人對空氣中之塵蹣或霉菌過敏,則需要找醫生洽談施行「減敏冶療」的可能性。
4.適當的使用藥物:大部分病人經過適當治療,均能有效控制癥狀。
有兩類藥物可以控制氣喘癥狀:
1.支氣管擴張劑:可用來舒張呼吸道的肌肉,從而減輕氣喘癥狀
2.類固醇抗發炎藥物:類固醇藥物可用來降低引起氣喘癥狀的呼吸道發炎與腫脹,還可用來防止發炎與腫脹的發生,因此可用來預防氣喘的發作。現今類固醇治療仍以吸入式為主,其副作用遠少于口服式類固醇治療。有些家長可能擔心使用類固醇會影響兒童生長,但不過度使用下的生長抑制是輕微、暫時、且可逆的;相反的,若避不使用,使氣喘未能得到良好控制,反而是更會影響兒童生長。
1.氣喘病人應維持正常的運動,病人千萬不要認為自己身體不好而不敢運動。雖然 50% 到 70% 的氣喘病童,運動時會引起呼吸道收縮,導致氣管不通暢,但這些是可預防的。正常的運動,對兒童的身體發育及正常心理人格的發展,都是不可或缺的。患有氣喘病的患者只要在運動前,有較久的暖身運動 (最好30分鐘),或是運動前適當的使用支氣管擴張劑,都可減少或減緩其發作的嚴重度。另外,選擇較適合氣喘病人的運動,如游泳,也可避免運動引致的氣喘發作。
有大量的臨床報告認為下列因子,可降低氣喘的發作:
1.壓力會引起發炎反應,導致氣喘:不要給小孩太多的功課壓力,盡量讓他有充分的休息、多去親近野外、草地。
2.采用抗發炎飲食法 (類似地中海型飲食法):避免高溫油炸、少攝取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Omega-6;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 (蔬菜、水果或用營養補充品的方式補充抗氧化物質)。
3.多吃魚類 (尤其是深海魚),或用 Omega-3 營養補充品。
4.維他命 D (多曬太陽或使用維他命 D3 補充品):一般來說,有氣喘的孩童,維他命 D3 缺乏的情況很普遍。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最熱標簽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