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9-02 16:57:39 編輯:本站整理 0
艾灸是中醫一種傳統的治療養生方式,對防病治病有很好的效果。艾灸對身體來說有多種好處,特別是在去除濕氣方面。那么艾灸過程中,我們體內的濕氣是從身體中什么部位排出的呢。
除濕氣就是體內正氣對抗邪氣的過程,而艾灸具有溫經通絡、補中益氣、除濕止痛的作用,當體內正氣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將邪氣驅出體外,所以艾灸對于祛除體內的濕氣是有一定效果的。 但排出濕氣的具體癥狀根據個人體質以及體內濕氣嚴重程度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癥狀也有所不同,一般可表現為排汗增多、皮膚紅疹、放屁增多、拉屎臭等現象,但這些現象都是比較輕微的,隨著繼續艾灸會有所改善。
1、足三里:足三里作為后天之本,是氣血生化的源頭,艾灸此處具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的作用,能夠滋補身體里的正氣,正氣一足自然濕氣就會被排出體外了。
2、神闕:神闕就是肚臍眼,是人體的先天之本,艾灸此處能夠益氣養血、溫補元陽、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去除體內的濕氣。?
3、命門:命門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體內濕氣重的人群艾灸此處可以增強體內的元氣,逼出體內的濕邪之氣。
是汗也是濕氣。 艾灸是使用艾熱刺激穴位或特定的部位,來激發經氣活動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治療方式。 而在艾熱的作用下,會增加人體的局部溫度,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使機體感到發熱時,就會開放喊來進行排熱,將汗液排出來達到散熱的目的, 而濕氣是中醫上的一種概念,可以通過脾胃運化,也可以稱為汗液的形式排出,因此艾灸肚臍出來的水是汗,也是濕氣。
可以洗,但需要隔一段時間。 艾灸后,人體的毛孔及艾灸部分的穴位都呈打開的狀態,并且肚臍是較為柔弱的部位,要是艾灸完肚臍出水后直接去洗澡,容易導致寒氣從穴位及毛孔等部位進入人體,出現受寒感冒的情況。 其次肚臍容易受到水流中的細菌微生物刺激,引發感染等情況,因此艾灸后不能馬上洗澡,需要隔一段時間,等身體的穴位、毛孔閉合,肚臍恢復一些后,才能洗澡。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刮痧板每天刮臉好嗎?刮痧板刮臉后要洗臉嗎常見的刮痧除了刮背,還是就是面部,而很多人自行面部刮痧可以起到美……
膝蓋能拔罐嗎?膝蓋疼可以拔罐嗎? 膏肓的準確位置圖 膏肓穴痛跟什么有關 花椒不適合哪些人泡腳?女人用花椒水泡腳好嗎 靈芝不適合什么人吃 食用靈芝的四大禁忌5H跟帖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