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08 08:03:17 編輯:5號網-qiwen 0
黃芪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相信大家應該有所印象。那么在大家看來,黃芪是熱性還是涼性呢?黃芪吃了會不會上火呢?
黃芪味甘性溫,為補氣要藥,具有升發之性,既能溫補脾胃,升舉清陽,又可直達肌表,固護衛陽,且能鼓舞正氣以托毒外出排膿,溫運陽氣以利水消腫。溫為熱之漸,溫達到一定程度就成了熱。古人云:“氣有余便是火”、“參芪之輩亦可殺人”,黃芪功偏溫補,易于助火,故凡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者均不宜應用。
適量的食用黃芪一般不會出現上火的現象,其具有一定滋陰補腎、利水消腫以及益衛固表等作用。如果長期大量食用黃芪,則可能會出現上火現象,表現為便秘、口干舌燥以及肢體麻木等。如果患者本身就伴有火氣旺盛的現象,比如咽喉腫痛以及口舌生瘡等,則食用黃芪后可能會加重上火的現象。
黃芪就是北芪,黃芪性微溫、味甘,有補血補氣、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的功效。黃芪富含糖類、膽堿、葉酸和多種氨基酸,對人體有著多方面的作用,能增強身體免疫力、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皮膚循環。
黃芪多生長在東北地帶、華北地帶,這些地方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有排水良好的沙質,適宜黃芪的生長,所以黃芪又有北芪的稱號。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