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07 16:11:12 編輯:本站整理 415
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養冬藏,由于節令氣候各不相同,養生方式自然也不一樣。在飲食方面,當然也應該依照時序,并搭配各個季節的養生要點,來加以選用、調理當令食材。如此一來,才更能讓身體在適當時機得到最需要的養分補給,輕松坐收「食療」成果,達到保健養生的功效。
春天位于四季之首,萬象更新之始,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萬物欣欣向榮,因此,必須特別注意保護體內陽氣,使它不斷充沛并旺盛起來。此外,由于細菌、病毒躍而孳生傳播,所以,要格外留心感染「發熱性」的疾病。
可用山藥入菜或燉湯,或把紅棗及枸杞做成茶飲,因為這些食物可以增強免疫力。同時,因為春天還是有些冷,身體必需消耗熱量以穩定基礎體溫,所以,除了以各種米食、谷制品為主食,還可以將芝麻、花生、核桃等堅果類食物當做零食,每天吃一小撮,就能適時補充能量。
夏季陽氣比較旺,陰陽之氣也在此時交會,因此,人體也最容易受暑濕傷害,這也就是為什么在夏天感冒總是特別難以痊愈的原因。所以,在溽暑之時,我們更要注意保持「心血管循環」功能的正常,無論氣血不足或過盛,都會影響新陳代謝、免疫系統的運作,連帶降低身體防護的能力。
可以多吃大麥、小麥或小米,因為這些食物具有生津、祛濕的作用。同時,采用蓮子、薏仁、綠豆加入冰糖做成甜湯,冰鎮之后當作點心,可以消除暑氣,還能去除水腫,并具利尿功效。
秋季由熱轉寒,屬于「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由于此時雨水較少、氣候偏燥,寒熱的變化大,加上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所以不但容易引起舊疾復發,也特別容易引起傷風、感冒咳嗽,也因此,必須格外重視「體氣」的調養,并注意「養肺」,盡量少吃冰冷的食物或飲料。
可多吃糙米、玉米,并搭配芡實、山藥、蓮子、百合等食材入菜、煮湯或煮粥。另外,也可采用芝麻、紅豆做成芝麻糊或紅豆湯,無論家有老人還是小孩,都是很適合的點心。由于這些食物對于「補養肺氣」極具效用,并能有助理脾胃,所以特別適合在秋天食用。
冬天是最冷的季節,陰氣盛、萬物藏,所以人們也特別容易因為寒氣上升而導致百病叢生。在這個時候,除了應該遵循自然界「蟄伏閉藏」的規律,也應該加強「進補」,藉由正確的食物供給,讓身體獲得額外的營養能量,以利抵御寒冬。
盡量多吃一些溫性、熱量較高的食物,例如可以紫米、糯米、玉米、小米、小麥為主食,也可多喝具溫補作用的核桃粥、枸杞粥、板栗粥、紅棗山藥粥、黑芝麻粥等。同時,在飲食中加入適當中藥材、做成藥膳料理,也能增強臟腑功能,有助提高抗病力。另外,由于冬天蔬菜較少,不妨適度攝取富含維生素的薯類,例如番薯,其所含維生素C即不亞于蔬菜。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