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17 10:45:10 編輯:5號網-lkn 1149
一般長坐不起,不愛運動,穿太少,受凍,都是風濕病的高發人群。不少人困惑,類風濕能喝白酒嗎?關于,風濕可以喝酒嗎?類風濕能喝白酒嗎?5號網小編來為您一一解答!
調查研究顯示,適量飲酒可能有助于減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嚴重程度,并減少患上這種痛苦且可致殘的疾病的風險。一般來說,建議所有人限制酒精攝入量不超過每天2杯。關節炎患者是否可以喝酒,取決于當前的藥物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可以喝酒,但是要慎重。喝酒延緩了類風關的病情發展。具體的機制還未明確。但是醫生不鼓勵類風關病人飲酒,原因有下三個:
一、酒精會加重藥物副反應: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具有鎮痛消腫作用,是改善關節炎癥狀的常用藥物。我們現在常用的有阿司匹林、諾松、吲哚美辛、樂松等等。長期服用鎮痛藥會導致胃粘膜損傷,如果你服用這類藥物時還飲酒,很容易發生胃十二指腸潰瘍。
二、干擾醫生診療:飲酒會導致慢肝臟損傷,你的肝功能指標可能會出現異常。醫生無法判斷是藥物的副作用導致,還是飲酒導致,容易作出錯誤的判斷。
三、酒精會對其他病癥產生不良影響影響:不少關節炎患者同時患有纖維肌痛。在晚上飲酒可能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加重纖維肌痛的癥狀如疲勞和疼痛。如果使用輔助睡眠的處方藥物,最好今后避免飲酒,因為二者之間有潛在的相互作用。
一些研究發現:適量飲酒可以降低類風濕關節炎的風險和減輕癥狀。一項發表在2010年7月風濕病學雜志電子版的文章認為:一個月如果飲酒超過10天,可以降低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率或減輕癥狀。但這篇文章僅僅是對患者飲酒習慣的研究,并沒有證明飲酒有助于降低發病率、減輕癥狀。另一些研究表明:考慮到有些類風濕關節炎藥物的肝毒性,酒精與該類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有風險。
綜上所述,類風濕關節炎和飲酒的關系并不明確。酒精不像吸煙那樣可導致類風濕關節炎或促使病情惡化,但酒精和類風濕關節炎藥物共同使用時可能造成肝損傷。如果輕度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想要飲酒,應該根據個人情況咨詢醫生是否可以飲酒以及可以飲多少酒。
一、首先飲食上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烹調方式應以清淡爽口為原則,不要吃辛辣,油膩的食物。
二、多吃開胃的食物如大棗,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去濕祛風的作用,煮成薏仁粥或和綠豆一起煮都是很好的選擇。
三、盡可能的減少脂肪的攝取,熱量來源要以醣類和蛋白質為主,若是體重超過標準,要逐漸減輕體重。
四、身體如果是屬熱性,應多吃綠豆,西瓜等食物,如果體質是寒性,則應吃羊或牛肉等,但是使用量要適度。
五、若有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在飯后才能服藥,因為此藥容易對胃造成傷害,并且容易造成缺鐵性的貧血。
六、適當補足維他命A,C,D,E或含鈣,鐵,銅,鋅,硒等礦物質食物,以增強組免疫力及預防組織氧化或貧血。
七、若有服用類固醇容易造成食欲大增,鈉滯留和骨質疏松癥,因此需要控制食物的攝取,以免體重急遽上升,而含鹽量高的調味料和加工食品盡量減少食用,多攝取含鈣食物如脫脂牛奶,傳統豆腐等。
八、生活中還要減少臥床時間,且在運動時不宜劇烈,生活中可以選擇坐著或臥床進行運動,這樣比較柔和,對身體比較健康。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