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31 10:24:12 編輯:本站整理 749
如今很多嬰幼兒打預防針都不是按照新生兒手冊上規定的時間打,而是隨意根據家里人的空閑時間去醫院打。這樣隨意推遲或推前打預防針的時間真的可行嗎?那么,到底嬰兒打預防針可不可以推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可以推遲。
在進行預防接種時,每種預防制劑均有一定的接種對象,不是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進行預防接種的。在有以下情況時均不易進行預防接種:
患傳染病后正處于恢復期或有急性傳染病接觸史而又未過檢疫期的兒童不宜打預防針。若此時打預防針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種疾病引起發熱的小兒,若打預防針,會使體溫升高,誘發或加重疾病。
有哮喘、濕疹、蕁麻疹及過敏性體質的小兒,打預防針后易發生過敏反應,特別是打麻疹活疫苗,或白、百、破混合制劑等致敏原較強的預防針,更易產生過敏反應;對有癲癇和驚厥史的患兒打預防針,尤其是打乙腦或百白破混合制劑的,易使兒童發生暈厥、抽風和休克等;有嚴重佝僂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兒麻痹糖丸疫苗。
患急慢性腎臟病、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臟病、化膿性皮膚病、化膿性中耳炎的小兒,打預防針后可出現各種不良反應,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而影響病兒的康復。但需要指出的是,小兒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只要心臟功能好,照樣可以打預防針。
預防接種期間,若小兒正處于不舒服,有嘔吐、腹瀉和咳嗽等癥狀時,在征得醫生的同意后,可暫時不打預防針,待癥狀好轉后再補打。
近一個月內注射丙種球蛋白者也不易接種。待以上疾病恢復正常后,即可進行常規接種。如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免疫缺陷時,不能進行任何預防接種。
隨意的提前或推遲肯定是不好,按照接種程序的規定提前是不可以的,如果由于寶寶生病或者家長有時,可以適當延后,現在沒有報道過適當延后會產生什么不良影響,不過,如果寶寶到了接種的月齡沒有按時接種,有可能會增加感染疾病的風險。
寶寶健康的前提下,沒有感染要預防的那種疾病就沒關系,提前是不允許的,根據情況可以適當延后,寶寶發燒的情況下,肯定是不能接種疫苗的,只能適當地延后,發燒是一個急性感染的標志之一,如果寶寶有發燒、腹瀉等急性感染的情況,或者寶寶濕疹比較嚴重、或者寶寶的精神狀況、身體狀況不適的情況下,都不適宜接種,應該適當地推遲。
嬰兒預防接種前需注意:
1、接種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顧嬰兒,減少感冒等不適的癥狀;
2、如嬰兒有不適癥狀,等康復后再接種疫苗;
3、接種疫苗前對醫生如實回答嬰兒的情況。
4、接種脊灰糖丸(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時內不能吃奶、喝熱水。
嬰兒預防接種后需注意:
1、接種后在醫院或防疫站觀察15~30分鐘;
2、注射疫苗當天不要洗澡;
3、疫苗都有抗原,要預防嬰兒發燒,給嬰兒多喝白開水;
4、一些加入吸附劑的疫苗容易出現紅腫、發熱、疼痛等癥狀。家長可用熱毛巾對紅腫的地方進行熱敷
5、接種脊灰糖丸(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后半小時內不能吃奶、喝熱水。
6、密切關注嬰兒,看有無異常發燒,注射地方有無異常反應。
嬰兒打預防針后偶爾也會引起一些反應,常見反應有發熱,體溫上升到38~39℃、惡心、嘔吐、皮疹、頭痛、胃口差、精神萎靡、腹瀉和哭吵等,局部的反應有局部紅暈、紅腫、蕁麻疹、過敏性皮疹、紫癜、無菌性膿癢、搔癢等,有反應的嬰兒應休息、多喝開水,熱度高于38℃可服一些退熱片,一般全身反應在3~4天可以恢復正常。個別嬰兒熱度高于40℃或有神經系統的癥狀應送醫院緊急處理,并在下次接種時向醫生說明上次接種后的反應情況。接種后的2~3天里應該避免劇烈活動,要留心注射部位的清潔衛生。如接種卡介苗的嬰兒,在隨后的2~3周到2~3個月中,注射部位會有膿包鼓起,當它破裂后,只要用消毒棉簽將膿液擦拭掉就可以了。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