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4-07 13:10:13 編輯:本站整理 501
小編表示,這年頭接到推銷電話什么的見怪不怪,但孩子信息被賣遭受騷擾的還是鮮聞。接到投訴后竟然發現對方還有其他地區的孩童信息。這些孩童信息為什么被賣?孩童信息來源哪里?
近日,市民劉女士投訴半年多來,她接到過多次培訓機構的電話,詢問有關她家小孩的情況。讓劉女士感到納悶的是,每次問對方是從哪里得到的聯系方式,得到的答案一般是各個培訓機構之間有合作,互相交流信息。“我認為這些培訓機構應該都是從一些途徑買的信息。”
除此之外,劉女士還接到過一些短信,能夠準確說出她和孩子的姓名。“有一段時間比較密集,幾乎每天都有人給我發短信,說是孩子的提分班、名師講課什么的。”
在網上檢索發現,竟真有人在網上公開表示自己手頭有省城嬰幼兒的信息,還在網上留了自己的QQ號。
記者便以要開游泳館想要購買嬰幼兒信息為由,加了賣家的QQ。
當記者表示想要購買濟南市槐蔭區和市中區1到5歲的嬰幼兒信息時,對方表示濟南市全市的1~5歲的嬰幼兒信息手頭上有20多萬條,打包價3.2萬元。如果只要這兩個區的,總數大約有8萬條,最低價2.1萬元。
賣家于是發給記者一個表格截圖,里面有7條信息,供記者測試其準確性。
這些信息都來自槐蔭區,里面有孩子的姓名、年齡、性別、父親姓名以及父母聯系電話。最可怕的是,這些孩子的家庭住址全部精確到戶。
記者按照29條孩子的信息一一給家長打電話,經核實,18條是準確的,還有一個孩子只是家庭住址信息有出入,準確率達到了60%以上。
記者在網上查詢發現,這位出售兒童信息的賣家不僅出售濟南的信息。在網上有人發帖想購買南昌、長沙、揚州等地嬰幼兒名單的時候,他均表示手頭有信息。而且,他從2012年便開始回復這一類信息。
“電話號碼都是哪里來的?準嗎?”當記者這樣問時,對方答道:“疫苗方面了,不能給你說具體,你知道這個違法。”
在付款方式上,對方拒絕支付寶交易,只接受打款。面對記者要求見面交易,對方表示:“違發(法)的,不見面不電話。我是公務員,不會為了這點錢冒險,進去了我的人生就毀了。”并且問記者什么時候可以打款:“晚了我辦公室人多。”
在記者撥打家長電話確認過程中,一名女童的家長崔先生仔細回憶了在哪里填寫過孩子的準確信息。崔先生最終給了記者一個肯定的答案:“打疫苗的時候,肯定是那時填寫的信息被泄露了。”
崔先生表示,記者拿到的名單中所登記的女兒的名字只用過幾個月,“打疫苗時因為急著寫名字,就臨時寫了那個名字,后來馬上就改了,也沒在別的地方登記過孩子的信息,所以只有打疫苗時用過這個名字。”
還有多位家長表示,曾接到過與打疫苗相關的詐騙電話。“一共有三撥人打過電話想要騙我,都說是打完疫苗之后讓我去領取補貼。”一名信息被泄露的孩子家長尤先生說,一次是安徽的,一次是廣東的,還有一次是濟南的。
其他接到電話的家長也表示,只有在填寫出生信息、打疫苗時填寫過這么精確的信息。但經進一步了解,這些孩子的出生醫院并不在一處,唯一有交集的地方,就是注射疫苗時登記過信息。
對此,張女士表示,關于自己的事情還比較了解,如果是關于孩子的詐騙,可能會讓她的甄別能力降低。“一說孩子的事情,家長肯定都著急,如果孩子的這些信息被別有用心的人買去,說孩子出了什么危險,我肯定一下子就蒙了。”
此外,被出售信息當中列有詳細的家庭住址,這也讓張女士很擔心:“如果能說出孩子的準確姓名,很容易讓家長為其打開自己家的大門。”
“現在大人的個人信息被到處販賣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沒想到孩子的信息也絲毫沒有安全可言。”尤先生表示,“對于這些官方機構,我們老百姓都是很信任的,可孩子的信息這樣被出售,說明這個系統是有問題的。”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