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3-30 15:12:33 編輯:本站整理 2201
清明前后螺螄上市時節,螺螄的各種美味吃法讓人大飽口福,但是很多吃螺螄會出現拉肚的現象,這是怎么一回事?應該怎么辦呢?吃螺螄要注意些什么呢?
俗話說“清明螺,賽肥鵝”,市民喜歡在清明前后,享受螺螄、河蚌等美味。
每年清明前后,因為吃大量螺螄等涼性食物腹瀉的患者不少。清明吃炒螺螄是清明節的習俗,盡管大家都知道腸胃不好的人不適合吃性質寒涼、不易消化的食物,但對于一些傳統飲食,不少人仍把持不住,因貪嘴而連累腸胃。
其實螺螄、河蚌等食物多性寒,并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的。
急、慢性腸炎患者,婦女經期,還有產婦以及胃寒的人最好不要吃螺螄。清明前后氣溫還有點低,如果患了風寒感冒,最好不要食用。而且在做法上,用油爆炒、生烤、冷加工等容易存在不潔環節,很容易造成感染性腹瀉,所以如果出現腹痛、發熱、惡心、嘔吐等癥狀時,光止瀉不行,還必須抗炎治療。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吃了止瀉藥仍然腹痛的原因。
田螺屬于大寒類食物,吃起來要悠著點兒。譬如:一次食用量不要過大,不要與冷利性質的香瓜同食,以免寒涼太過,導致輕度腹瀉。
田螺與木耳最好也不要同食,因為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于消化。
有經驗的食客認為:田螺與牛肉同食,也不易消化,會引起腹脹。
還有的人吃了辣味的田螺之后,喜歡立刻喝冷飲,這也會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瀉。
在購買石螺和田螺的時候要檢查螺口,新鮮的螺即使螺肉外露表面也會呈扭曲狀態,輕輕一碰小尖會縮回去。如果螺肉伸出螺殼且露出一個小尖一動不動,表示螺已死去,大家千萬不要食用。
吃石螺和田螺的時候應燒煮半個小時以上,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蟲感染。在燒制石螺和田螺的時候要高溫并多放姜蒜等辛辣味道的佐料以抵消它的異味和涼性。
田螺+木耳:一起吃會中毒,可以用蓮房治療
田螺+豬肉:一起吃容易脫眉毛,可以吃綠豆治療
田螺+豬里脊肉:傷胃
田螺+香瓜:一起吃會腹痛,可以用地漿水治療
田螺+蛤蜊:腹脹
田螺+蠶豆:一起吃會腸絞痛
田螺+牛排:不宜消化、腹脹
田螺+蛤:一起吃會引起中毒,可以用胡荽治療
田螺+面:一起吃會引起腹痛、嘔吐,用雞屎白可以治療
田螺+冰:一起吃容易中毒,用藕節解毒
田螺+蕓豆:引起結腸癌
田螺+豬腰:腹痛
田螺+玉米:一起吃容易中毒,用地漿水可以解毒
田螺+牛肉:不易消化,會引起腹脹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