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21 13:38:15 編輯:5號網-zhaowei 4012
很多人知道黃芪這種藥材,但是不一定聽過黃芩這種中藥。其實二者并非同一種,那么,黃芩是熱性還是涼性?黃芩有副作用嗎?
黃芩,味苦、性寒。
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主治
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
一般以內蒙古野生的枯芩為最佳,其次是山西產的黃芩,甘肅的栽培黃芩品質最次。
黃芩可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嗽,濕熱瀉痢,黃痘,熱淋,吐、衄、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常用于濕溫發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濕熱瀉痢、黃疸等癥。對濕溫發熱,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對濕熱瀉痢、腹痛,與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對于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黃芩的副作用主要體現有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黃芩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肝膽系統感染。具瀉實火、除濕熱、止血、安胎的功效。另外,黃芩有較廣的抗菌活性,對皮膚真菌亦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黃芩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不宜使用。
脾肺虛熱者忌之黃芩。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腎虛而少腹痛,血虛腹痛,脾虛泄瀉,腎虛溏瀉,脾虛水腫,血枯經閉,氣虛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虛胎不安,陰虛淋露,法并禁用。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