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9-14 15:38:05 編輯:5號網-qiwen 2721
帶魚生長在海洋,性情兇猛,雖然長得不好看,但是肉質真的是灰常贊!帶魚做湯、油炸都非常棒,很多人十分喜歡帶魚,如果帶魚是發物,那么很多情況就無法品嘗美味了。
營養專家指出帶魚是發物
魚、蝦、蟹類本身就含組織胺,而組織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擴張、充血、血漿滲出、水腫、腺體分泌亢進及嗜酸性白細胞增高等,從而導致了機體變態反應,即過敏反應,誘發皮膚病,如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發熱等。
海腥類主要有帶魚、黃魚、鯧魚、蚌肉、蝦、螃蟹等水產品,這類食品大多咸寒而腥,對于體質過敏者,易誘發過敏性疾病發作如哮喘、蕁麻疹癥,同時,也易催發瘡瘍腫毒等皮膚疾病。
服用某些藥物者:服用止咳藥者不要吃魚,尤其是深海魚更不要食用,以免引起組胺過敏反應,導致患者出現皮膚潮紅、結膜充血、頭暈、心跳加快、蕁麻疹等不適癥狀。
出血性疾病患者: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魚,因為魚肉中所含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癥狀。
痛風患者:因為帶魚中含有大量的嘌呤類的物質,所以,痛風的人最好不要吃。痛風注意是因為我們身體中嘌呤代謝發生紊亂而出現的現象。
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時機體難以產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輕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會使病情急劇惡化,猶如雪上加霜。
結核患者:輕者惡心、頭痛、皮膚潮紅、眼結膜充血等,重者會出現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脹、皮疹、腹瀉、腹痛、呼吸困難、血壓升高,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等。
材料
主料:帶魚500克
調料:花生油60克,大蔥15克,姜8克,胡椒粉1克,鹽3克,醬油25克,料酒20克,味精2克,椒鹽35克
做法
1.將帶魚用溫水輕輕洗凈表面污物,切去頭和細尾部分;
2.剖腹取出內臟,洗凈后放在案板上,改刀切成5厘米長的段,放在碗中;
3.碗中加入蔥花、姜末、胡椒粉、鹽、料酒和醬油,抓勻,腌漬入味;
4.將鍋加在火上,加入花生油燒至八成以上沸熱時,投入魚段,用手勺翻動撥開,一般炸半分鐘至1分鐘,一見魚段呈黃色并浮出油面時,即可用漏勺撈起;
5.待鍋內油溫又升高至沸熱時,再將魚段回鍋沖炸一下,待外皮炸至香脆時撈出,控凈余油,裝在盤內即成,食時蘸花椒鹽。
材料
主料:帶魚500g
調料:蔥段5g,姜片5g,蒜5g,醬油6g,醋6g,料酒10g,糖10g,鹽4g,雞精2g,鮮湯40g
做法
1、將帶魚分成5公分左右的段,用鹽略腌。
2、用廚房紙吸去帶魚表面水分,粘一些面粉。
3、鍋中放油燒熱,下帶魚段炸熟,兩面呈金黃色時出鍋,瀝干油待用。
4、鍋中留底油,下蔥段、姜片、蒜煸炒,放入炸好的帶魚。
5、烹入料酒、醋、醬油,加少許鮮湯,加糖、雞精,入味后炒勻即成。
小訣竅
1、魚段大小要適中,魚太窄肉少而干,不好吃,太厚太寬,不容易入味。
2、巧洗帶魚:帶魚身上的腥味和油膩較大,用清水很難洗凈,可把帶魚先放在堿水中泡一下,再用清水洗,就會很容易洗凈,而且無腥味。
3、帶魚去臟:如果帶魚很臟,用自來水洗不干凈,不妨用淘米水擦洗,這樣,手不會被沾污,又可以將魚洗得很干凈。
4、帶魚除腥:把帶魚放入80度左右的開水里,燙約10秒鐘,然后馬上放入冷水里浸泡一下,再用刷子刷或用手捋一下,魚鱗很快就可以除掉。做魚時姜、料酒一個都不能少。
5、菜板除腥:切過魚的菜板上有一股很難清除的魚腥味,只要在洗過的菜板上灑上點醋,放在陽光下曬干,然后用清水刷就不會有腥味了
6、器皿除腥:器皿中的魚腥味用廢茶葉放在其中煮數分鐘,便可去腥。
(:)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