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03 15:00:30 編輯:5號網-linyin 639
我們到了端午節都喜歡吃粽子,但是很多人應該都不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比如包粽子的米一般是用的什么米?包粽子之前這個米要浸泡多久?快來長知識吧~
糯米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食欲減少、泄瀉和氣虛引起的汗虛、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癥。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淀粉等,為溫補強壯品。
糯米越泡會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換句話說,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確,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個小時左右。正確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沒糯米,每天換2~3次水,浸泡幾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細胞吸水將細胞壁脹破,黏性成分釋放出來,可使粽子異常黏軟。只要每天堅持換水,糯米是不會變質的,但水量要足,否則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氣中,米粒就會粉化。
糯米中的黏性存貯于細胞當中,若用水淘過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會很黏。因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較差,包粽子前對糯米的浸泡會讓米在煮的時候更容易吸水,縮短粽子的煮制時間,并提高粽子的口感。
首先我們要選擇圓粒糯米,因為圓粒糯米比長形糯米更有粘性也更糯,口感也更好。要包多少粽子,按照比例就泡多少糯米。選好糯米我們就用溫水浸泡,糯米要泡到放在手指能輕松碾碎就可以用來包粽子了。除了白糯米,我們還可以選擇天然染色的五色米泡制方法同白色糯米一樣,要泡一夜為好。
1、黑色糯米,是用楓葉及其嫩莖之皮,放在臼中搗爛,稍為風干后浸入一定量的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后,把葉渣撈出濾凈,即取得黑染料液。黑染料汁要放入鍋中用文火煮至五六十攝氏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即可得到黑色糯米。
2、黃色糯米,可用黃花或黃梔子、黃羌等植物的果實、塊莖提取。將黃花煮沸,或將黃梔子搗碎放入水中浸泡,即得到黃橙色的染料液。也可用黃羌掏爛后與糯米拌均用力搓,可得黃色的糯米。
3、紅糯米,以水稻和高粱雜交而成,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其鈣、鋅、鎂、鐵等有益礦物質是普通稻米的9~14倍。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