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1-11 11:34:27 編輯:本站整理 832
產后女性胸部因為各種原因往往會出現下垂等現象,胸形變得不在大而美觀。專家介紹產后月子期做的好有助于女性豐胸,在這個時間段豐胸也是最安全最有效果的。產后媽媽如何坐月子快速豐胸?
想要擁有傲人的雙峰嗎?產婦千萬不要錯過坐月子第11至20天的黃金再造期!
中醫師表示,現代新手媽媽常有氣血不順的問題,想要豐胸就不能吃太補,建議可改喝改良版的麻油腰子湯,調養氣血又能達到暢通乳腺和預防腰酸的不適。
中醫師表示,豬腳、排骨和花生等食材都是常見有助發奶和豐胸的食材。
中醫師表示,懷孕生子讓婦女元氣大傷,產后坐月子的前10天應以排惡露和泌乳為調理重點,待子宮惡露和體內臟血排出體外之后,就應加強補氣養血。
產后第11天至20天正好也是豐胸的好時機,建議可多攝取桂圓紫米粥、魚湯、豬腳、花生、排骨等有助補血和發奶的食物,另可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酌加補氣血的中藥材,促進乳腺暢通,幫助豐胸。
1氣血虛弱體質:喝四物花生豬腳湯
一般來說,產婦豐胸可分為氣血虛弱和氣血瘀滯兩種體質。氣血虛弱的女性,平時容易手腳冰冷、怕冷、頭眼昏花、產后幾乎不會有漲奶的現象,中醫豐胸之道,多處方四物湯或八珍湯加減以補氣血,另可視個人狀態酌加木通、王不留行等通乳中藥材。除了服用藥物,氣血虛弱的產婦,也可以每天喝1碗四物花生豬腳湯,調理氣血,幫助發奶和豐胸。食材包括:熟地2錢、當歸2錢、白芍2錢、川芎2錢、黃耆5錢、桂枝2錢、豬腳300公克、花生200公克,所有材料洗凈后放入電飯鍋中加水燉煮即可。現代新手媽媽常有氣血不順的問題,想要豐胸,可于坐月子時吃麻油杜仲腰子湯,補腎益氣,調養氣血。
2氣血瘀滯體質:黃耆豬腳清湯
氣血瘀滯體質的女性,產后漲奶嚴重甚至會痛,情緒容易緊張煩躁,中藥調理除了補氣血之外,還需酌加當歸、白芍、柴胡、香附等中藥材幫助疏肝理氣。食療部分,不建議天天吃麻油雞,飲食應以低油、少鹽、清淡、營養為原則,魚湯或黃耆豬腳清湯是較適當的選擇。黃耆豬腳清湯的食材,包括:豬腳300公克、黃耆1兩、當歸2錢、木通2錢。所有食材和藥材洗凈后,加水放入電飯鍋中煮熟即可。
3氣血不順體質:麻油豬腰子湯
相較于氣血虛弱和氣血瘀滯體質,中醫師表示,現代孕婦更常有氣血不順的困擾,明明漲奶很嚴重,卻老是排出不順,往往引發乳腺炎。這類體質產婦的月子餐不宜太補,麻油雞不可以天天吃,最多每2天吃1次就好,且改用半酒水的方式烹調,避免全酒精料理;每天輪流攝取半酒水麻油雞、魚湯和豬腳清湯等,避免整天只喝單一種類藥膳湯。
不過,麻油腰子湯是例外,坐月子第11天起可以天天吃。中醫師表示,先取4至5片姜片,以5至10公克麻油煸干,加入相同比例的冷水和米酒,煮沸后再加入150公克切塊切花的豬腰子和2公克杜仲粉,再次湯滾,腰子熟透后即可熄火,放溫后飲食。豬腰子以形補形,可補腎益氣、改善氣血循環、消水腫;杜仲有防止腰酸的作用。
1、禁食寒涼、辛辣。產后多虛多瘀,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生冷多傷胃,寒涼則血凝,惡露不下,會引起產后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產后失血傷津,多陰虛內熱,故蔥、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如果進食辛辣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秘、痔瘡等,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
2、產后飲食不宜大補。和動物的生育一樣,人類在妊娠期間已經為日后生產作好了準備。滋補過量的產婦易患肥胖癥,從而引發多種疾病。產婦肥胖還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終導致嬰兒的肥胖或腹瀉。
3、蔬菜、水果不可少。對于蔬菜和水果,傳統的觀念認為,二者“水氣大”,吃了會傷身體,殊不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僅可以補充肉、蛋類所缺乏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還可以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及排便,防止產后便秘的發生。
4、中藥食療也要對癥,不可自行亂補。專家認為,身體正常的產婦不需要藥物進補,可針對癥狀用些中藥,配合食療調理。如缺奶可用王不留、通草、豬蹄、桔梗等以通經下乳;產后腹痛、便秘可酌加當歸、桃仁、核桃仁、黃酒以活血化淤,潤腸通便。
預產期接近,我也從保胎到了準備迎接寶寶的階段,以后的內容更傾向于做好月子、恢復身體以及育兒心得吧。
前幾天聽了MUA孕婦護理的如何科學坐月子的微課,我把內容碼出來供大家學下。
內容比較簡單,算是個學習的開始吧,都是干干的干貨!
為什么要坐月子及坐月子的好處?
坐月子:胎兒分娩出至各器官恢復到產前狀態(除了乳腺外),大概需要6周時間,這期間生殖器官、乳房、內臟、神經、骨骼都有很大的改變,是調理身體的最好時機。
坐月子會發胖嗎?
許多人擔心懷孕時發胖,坐月子再進補會越來越胖,
產后合理膳食,不但不會發胖,還會盡快調理好身材,
堅持母乳喂養,哺乳1毫升會消耗媽媽0.6-0.7大卡的熱量,
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每天堅持運動,不要半途而廢,變身辣媽不是不可能。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