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媽媽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勞累過度,感染風寒等疾病。那么產后關節炎原因是什么?產后關節炎有什么癥狀?產后關節炎怎么治療?如何預防產后關節炎?產后關節炎吃什么調理?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產后關節炎原因
產婦感受門窗過道之過堂風的侵襲。
產后大汗淋漓,而未保暖,感受了風寒之邪。
坐月子期間對著電扇、空調吹風,均可致患風寒病。
產后產婦情緒不好,過度傷心或郁郁寡歡,也較容易患上產后風濕或關節炎。
產婦過早勞累或使用冷水洗衣。女性在產期接觸冷水所致的產后風濕,癥狀是長期肢體關節疼痛,手接觸冷水時疼痛明顯。
產婦所住房屋潮濕陰冷?;蚴巧钤谠诤涞貐^,常常在寒冷環境中工作,寒邪入機體內,久而久之下肢涼、痛、強直,活動受限,行走困難的老寒腿病。
產婦淋雨受濕。婦女產后由于胞宮受傷出血,導致血脈空虛,元氣大傷,經絡、血脈肌肉筋骨空虛,如果外邪乘虛而人,就會使肌肉、關節疼痛酸困沉重,怕風怕冷,從而導致此病。
產后關節炎癥狀
疼痛:產后關節炎的典型癥狀是全身關節,手,腳,腰,肩膀,腳底有酸疼,肌肉酸、麻木遇冷、遇風病情加重。有的病人發展為產后風濕型的風濕和類風濕病癥。
腫脹:腫脹是關節炎癥的常見表現,與關節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關。
功能障礙:關節疼痛及炎癥引起的關節周圍組織水腫,導致關節活動受限。慢性關節炎患者由于長期關節活動受限,可能導致永久性關節功能喪失。
月經不調:一般產后關節炎患者都會有沉厚風濕癥,所以會出現月經不調的癥狀,表現為月經有帶團,帶黑,帶白現象,時間和量不太正常,稍微嚴重的還會出現閉經。
眼睛不舒服,怕風,流淚,眼皮感覺好沉,好累,好困,如果在坐月子期間哭過,或看多了電視和書就很容易出現這種癥狀。
胃不舒服也是產后風濕的癥狀之一,會胞脹,發冷,不思飲食。
產后關節炎怎么治療
外敷治療
中藥外敷、針灸充分吸取歷代中醫大家用藥之經驗,針對風濕性關節炎外在病邪、內在體虛同時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外敷做法:將食鹽500克,花椒100克,生姜20片,蔥白20根切段,混在一起放在鐵鍋里炒熱,然后裝入事先縫制好的兩個布袋,制成藥袋。使用時,將藥袋放在關節炎患處(溫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進行熱敷,敷到局部熱乎乎、出汗為止。一般每日熱敷兩次,每次一小時左右,兩個藥袋交換使用(冷了要加熱,以保持溫度)。每4-5天換藥一次,連續敷用15天左右為一療程。直至雙膝關節慢慢輕松,安靜或運動時不疼痛,上下樓梯及下蹲時活動自如為止。
外敷功效:熱敷療法是通過鹽、花椒、生姜、蔥白的溫熱效應及滲透作用,促進患部的氣血流通,提高局部組織對疼痛的耐受力,促進炎癥吸收,緩解或消除癥狀。
紫外線照射
采用紫外線治療儀照射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目的在于用熱療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使肌肉松弛,達到消炎、去腫和鎮痛作用,同時采用鍛煉以保持和增進關節功能。
一般療法
發熱關節腫痛、全身風濕性關節炎癥狀者應臥床休息,至癥狀基本消失為止。待病情改善兩周后應逐漸增加活動,以免過久的臥床導致關節廢用,甚至促進關節強直。飲食中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要充足,貧血顯著者可予小量輸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體炎等在病人健康情況允許下,盡早摘除。
怎樣預防產后關節炎
產后多休息:坐月子期間禁止從事體力勞動,尤其是增加腹壓的活動,如久蹲或搬重物等。一般說來,新媽媽在產后不但要吃得有營養,還要合理搭配,營養平衡。
不可直吹空調:如果長時間的直接吹空調,很容易引起風濕關節炎。最好的辦法就是自然降溫。如果是在晚上,還要注意新媽媽的保暖,防止夜里氣溫降低以后讓新媽媽受涼。
不可過度勞累:在產后的女性應該多注意休息,不可使自己太過的勞累,在坐月子期間嚴禁性生活。除此之外,還要保持心平氣和,情緒穩定,不宜生氣,不宜著急。
產后關節炎吃什么好
豬腎湯:豬腎一具糯米50克;當歸15克;知母10克;蔥白7個;芍藥15克;治產后腎虛,四肢疼痛。以水1200—1300毫升煮豬腎,待水煎成800—700毫升,去豬腎入諸藥,慢火煮至400—300毫升時?;?,一次服。
附子100克干姜100克羊肉300克燉服食療,隔三差5一次,調理一個月左右即有明效3、苡米粥:苡米仁150克薄荷(另包)15克荊芥(另包)15克豆豉50克,將荊芥、薄荷、蔥白、豆豉洗干凈后,放入干凈的鍋內,加水1500毫升,燒開后文火煮10分鐘,濾汁去渣,將苡米仁入砂鍋內,加入藥液,煮至苡米仁裂開酥為度。健脾祛濕,散風除濕。治風濕阻絡而一身盡痛,筋脈攣急,屈伸不利。
取黑豆15克,將其炒至半焦,泡入黃酒中一星期左右,每日3次,每次15~20毫升,飲服。
生地粥:生地25克大米75克,將生地切碎,用適量清水煮約半小時取汁,復煎第二次。合并兩次藥液去渣,濃縮至100毫升左右備用。養陰生津,適用于陰虛痹患者。
取小鯽魚適量,用香油將其炸酥研面,溫黃酒送服,尤適宜產后臂痛抽筋者。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