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06 10:10:22 編輯:本站整理 21931
看起來圓滾滾的西瓜,想要切得好可是有不少眉角,甚至還有不少創意切法,一起來看看西瓜怎么切好看,而且還方便大家上菜、裝盤或者裝果盒等。
1.專業切法:
水果攤多以專業西瓜刀剖西瓜,而一般人則多買已剖好的1/4個西瓜,在家使用水果刀切時,建議不要從果肉處往下切,可把西瓜稍傾斜,另手拿刀子從西瓜皮處往下切,會較好施力。由于整顆西瓜甜度分布不均,順著瓜皮紋路剖開甜度會較平均。
切西瓜時可沿果皮上淺色花紋邊緣處切,便可切出較沒有籽的大塊果肉,因為籽會沿著深色花紋處生長。
西瓜越難切代表越好吃,代表這顆西瓜有完整的熟成期,吸收足夠養分。
2.特殊切法:
翻面切不沾手:先用刀子將西瓜剖半、果肉面朝下先直切再橫切如井字狀,中間切好的西瓜就會呈現長條型,十分方便拿取。這樣切較不沾手也方便拿取,吃起來也很優雅。
物理切法好工整:先用菜刀略將西瓜的外皮上半部切一圈,讓西瓜的張力釋放,使大氣壓力均勻作用,就像在皮球上砍了幾刀,可以加速消風。如此剖西瓜就會非常工整。這個方法的確可以切出漂亮的剖面西瓜,只是切西瓜外殼時得注意安全,不要切到手喔!
保鮮盒測量好便利:先將西瓜剖半,再拿長方形保鮮盒蓋在果肉上稍微壓出印子,接著拿刀子對著印痕切到底,再把底部的皮切除。
如保鮮盒太小、太大或深度不夠,就無法成功裝入切好的西瓜,且在切4邊時較難拿捏距離,容易切出上窄下寬等情形。?
3.朋友圈很火的切法:
首先把底部切掉一小塊,西瓜能更好的站立,不會搖搖晃晃了。再從瓜瓤的底部,用刀從頭到尾的切開,如圖。再給它切成小塊塊。再給它擺出樣子。家里來客人的時候,這個切法切法很新穎,讓你面子十足哦!
4.裝盤上菜的切法:
第一步:先將西瓜洗凈,然后切去西瓜前后。
第二步:將西瓜橫向縱切
第三步:用刀將西瓜的皮與白皮切去
第四步:將西瓜紅肉橫下切一刀
第五步:再用井字切西瓜
第六步:找一個和西瓜大小差不多的容器蓋在上面,將案板翻過來
美觀又好拿的西瓜粒就這樣切好啦!
5.球形西瓜切法:
用挖球器或其他模具制作球形或各種異形圖案。
1、挖球器一個。
2、最好選半個西瓜取球,這樣西瓜汁不易流出。
3、取西瓜球若干,放入盤中即可,冰鎮一下更好了。
6.最方便的切法:
西瓜果盤的第四種切法:
這個很方便,將西瓜切成1厘米左右厚度的片狀,再沿底部切下即可。看圖就明白啦~去皮很干凈~一點不浪費啊~
【大西瓜】華寶
產季:一年四季皆有生產。
產地:桃園觀音以北地區之外,東、西部皆有產。
果肉顏色:鮮紅色。
常見外觀:大的橢圓形、頭尾略方,西瓜皮紋路較淺、呈網狀。
其他特色:比起小西瓜,香氣更濃郁,易有沙沙的口感。
【小西瓜】蜜鳳
產季:屬于春天的西瓜,產季約2~5月。
產地:屏東潮州、高雄阿蓮、臺南沙侖、云林虎尾、彰化二林及臺中龍井、大肚、大甲。
果肉顏色:黃色
常見外觀:圓球形,比起其他小西瓜體積稍小,瓜皮線條筆直明顯。
其他特色:和其他西瓜比起來,籽較多。
【小西瓜】新蘭
產季:農歷3月之后~中秋節左右,3~6月最好吃。
產地:屏東潮州、高雄阿蓮、臺南沙侖、云林虎尾、彰化二林及臺中龍井、大肚、大甲。
果肉顏色:黃色或木瓜色(橘黃色)。
常見外觀:圓球形,比起其他小西瓜體積稍小,瓜皮線條筆直明顯。
其他特色:皮薄籽少,吃起來會沙沙的。
【小西瓜】甜美人
產季:整年都產,但5~7月最好吃。
產地:主要在云嘉一帶。
果肉顏色:較深的鮮紅色。
常見外觀:小型橢圓形。
其他特色:吃起來脆脆的。
【小西瓜】英倫
產季: 4~6月。
產地:大多為云林。
果肉顏色:紅色。
常見外觀:圓球狀,體積稍大。
其他特色:比起其他紅肉西瓜,吃起來更扎實、清脆。
【小西瓜】慧玲
產季: 4~6月。
產地:臺南、云林較常見。
果肉顏色:紅色。
常見外觀:圓球狀,體積稍大。
其他特色:口感清脆。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