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30 13:51:53 編輯:5號網-zhaowei 5590
每年肉蓯蓉成熟的季節,就會有人專門上山去采挖,采挖的時間和方法都有講究。那么,肉蓯蓉什么時候挖最好?肉蓯蓉怎么挖?
肉蓯蓉,又稱大蕓,為列當科植物肉雙蓉的干燥帶鱗葉的肉質莖。《神農本草經> 稱,肉蓯蓉“養五臟,強陰,益精氣……久服輕身”。肉蓯蓉為多年 生寄生草本植物,野生者生長于沙漠之中,我國的內蒙古及西北地區的沙漠均 有生產,因其有較好的補益功能,所以有“沙漠人參”之稱。春季3~5月間,將采挖后的肉雙蓉半埋于沙土中,曬干,稱為“甜大蕓”或“淡大蕓”者,質量較好。秋季采挖的肉蓯蓉由于水分較多,不易曬干,須投人鹽中腌制后再曬 干,人稱“咸大蕓”,質量較差。剛出土的嫩蓯蓉,水分及養分充足,削去其 鱗狀外皮后,里面的肉質潔白甜脆,無論生食還是與肉或其他蔬菜烹炒,味道 均鮮美可口。
為減少寄主植物損傷,在采挖時應選擇肉蓯蓉與寄主相連的外圍挖坑至肉蓯蓉底部,在不斷開蓯蓉與寄主的連接點的前提下,從連接點向上5-8cm截取上部,然后回填土,稍加踩實。
喜生于輕度鹽漬化的松軟沙地上,一般生長在沙地或半固定沙丘、干涸老河床、湖盆低地等,生境條件很差。適宜生長區的氣候干旱,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日照時數長,晝夜溫差大。土壤以灰棕漠土、棕漠土為主。寄主梭梭為強早生植物。肉蓯蓉多寄生在其30-100厘米深的側根上。生于海拔225-1150m的荒漠中,寄生在藜科植物梭梭、白梭梭等植物的根上。
肉蓯蓉春天或秋天播種,第二年部分苗床內有肉蓯蓉寄生上,少數出土生長,大部分在播種后2-4年內出土、開花結果。 4--5月份上旬采挖剛出土的肉東西留小采大。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