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5-09 15:18:58 編輯:本站整理 2127
獼猴桃作為一種味道可口營養豐富的時令水果一直深受大家喜愛,但是現在盛傳著一種扁嘴獼猴桃不能吃,扁嘴獼猴桃使用激素的傳聞,這是真的嗎,這個夏天還能不能好好吃獼猴桃了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獼猴桃扁嘴的好嗎?獼猴桃是扁嘴的好還是尖嘴的好?
白色條狀的就是獼猴桃的柱頭。當果實成熟后,柱頭著生在子房的部位就是我們看到的“嘴”。
正在發育中的果實,注意尚在宿存的花柱著生部位就是獼猴桃的”嘴“。
因此,對于我們市面上常見的中華獼猴桃來說,如果子房膨脹情況良好,呈一個較好的圓周狀膨脹,可以想見,這個嘴就是一個圓錐狀的,即“尖嘴”;如果因為授粉、環境等影響,造成子房呈一個橢圓狀膨脹,那么這個嘴就成了扁的,即為“鴨嘴"。同時,一些國外培育品種由于子房排列在兩個方向上不等,也會造成鴨嘴。
由此可見,獼猴桃是尖嘴還是鴨嘴,取決于果實生長而成的外形(即截面是圓的還是橢圓的),而膨大劑造成的是整個果的增大,和果實的扁圓關系不大,因此用尖嘴和鴨嘴辨別是否使用了膨大劑并不靠譜。更靠譜(但不一定靠譜)的是看果實大小是否異乎尋常的大。
有網友分享判斷獼猴桃是否噴過膨大劑的經驗:彌猴桃頂部有一條寬的就是“扁嘴”,是尖的就是“尖嘴”。用膨大劑的是“扁嘴”,“尖嘴”就沒用膨大劑。還有網友提到,獼猴桃果肉為綠色,切開后里面籽排列整齊的就是沒用膨大劑。
針對網上這些辨別“經驗”,農科院的張老師說,這些都不靠譜。“一個獼猴桃長成什么樣,與它的品種特性、授粉條件等都有關系,僅憑‘扁嘴尖嘴’,或者籽是否整齊來判斷獼猴桃是否用過膨大劑,這些方法都不科學。”張老師說,至于“果肉應為綠色”這種就更不靠譜了,紅心獼猴桃就是很好的例子。
“綠色食品”與“安全食品”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噴過膨大劑的獼猴桃可能不是綠色食品,但不代表它就不是安全食品。
拋開某些公眾號博眼球“吸粉”的嫌疑,食品安全本身作為敏感的話題。盡管此前曾有多位專業人士辟謠,稱膨大劑其實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按規定使用不會有問題。但即便如此,噴了膨大劑的獼猴桃,又一次給人們的心頭添堵。
為消除人們對獼猴桃安全的疑慮。,膨大劑又叫大果靈,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膨大劑在種植獼猴桃方面使用很普遍,不僅我國使用廣泛,美國、新西蘭等國家在種植獼猴桃的過程中,同樣會使用到膨大劑。
盡管現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膨大劑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毫無疑問的是,濫用膨大劑,不僅會威脅獼猴桃品質以及消費者健康;而且對于果農來說也是得不償失。“膨大劑最明顯的作用就是增產,但使用膨大劑的獼猴桃耐儲性會下降,濫用膨大劑還會對果樹品質造成影響。”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5H跟帖
精選文章
猜你喜歡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5h立場。